第(3/3)頁 這比直接給銀子、有面子! 只要出去在十里八鄉(xiāng)一轉(zhuǎn),那面子什么時候都有! 給銀子、花完就沒了。 離了白石村,感受不到好,他們是最底層的。 但在白石村種田,和周圍世世代代一塊的這對比起來,優(yōu)越感十足。 至于白石村的人敢去欺負人,那是下一個問題。 桓樾覺得,人口限制可以在白石村先搞起來。 富裕了那就會生,養(yǎng)得起,甚至納妾。 周圍村子里窮的姑娘,為了幾斗米大概都愿意把閨女送到白石村。 若是這樣,就叫人惡心。 所以,桓樾得把能想到的都寫下來,給他們定規(guī)矩。 平民百姓不許納妾不許呼奴喚婢。 家里超過三丁,或者超過四個女兒,還得交稅。 家里只有一子或一女的,每年有各種補償。 保證不會因為人少被欺負。 任昭訓到拾翠殿,說實話挺嫉妒,多好的菜園子。 有一群跟來看熱鬧的,從菜地里割韭菜、摘黃瓜。反正常承徽一時半會兒是做不了。 任昭訓不見常承徽,而是在屋檐下和人聊天:“當農(nóng)民也挺好的,我都想去白石村種田了?!? 青艾接話:“白石村風水好。” 任昭訓說:“圣人下旨,白石村常姓給復三十年呢。” 劉氏激動的跳起來:“三十年?” 任昭訓笑的頑皮:“先說三十年,沒準又三十年?!? 劉氏喊:“光種田不用交稅,不得過的神仙一樣?” 任昭訓感慨:“是啊,所以我想去種田。” 內(nèi)侍忙說:“我都想去了!” 劉氏罵:“你又不姓常!” 內(nèi)侍捏著嗓子細細的說:“咱、不是有常承徽?” 任昭訓笑道:“常承徽又不用去白石村種田?!? 內(nèi)侍唉:“真是可惜?!?br>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