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現在……,趙構卻猶豫了,一是法不責眾,即使要處決, 合理的政治手段是先貶職,冷卻一定時間,再處罰,他是權術高手,知道喜怒不形于色,二則是他現在心中也懷著顧忌,萬一白貴的兵馬打過來了,他若是做的太狠,是不是就沒有斡旋余地了? “聽聞秦王于今日新納側妃。” “我為皇叔,不好不聊表心意,送金銀各五萬兩,擇宗室適齡郡主三人,為媵妾陪嫁于秦王……” 他深吸一口氣,說道。 百官離心,大勢已去,他現在能做的,就是交好白貴。 不然僅以大宋一國,想抗衡白貴的兵鋒之利,那是不可能的。而金國和大宋有宿仇,暫時議和能行,可若與金國一同發兵攻秦,那么立刻就會遭至天下人唾棄。 “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姪娣從。姪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諸侯一聘九女,諸侯不再娶。”——《左傳》 春秋之時,有媵妾制度。 如果諸侯娶妻,妻室的同姓諸侯,按理來說,是要給從媵的,也就是將自己的庶女或者庶妹當做陪嫁的媵妾,嫁給娶妻的諸侯。 一家同姓諸侯陪嫁三名媵妾。 就像羋月傳中,羋月和羋姝,羋姝是嫡室公主出嫁,羋月則作為諸侯的媵妾一同出嫁。 …… 因此時同姓不婚,哪怕是同姓不同宗也難婚。 到了清末,在律法上同姓不婚才遭到廢除。 小門小戶還行,嫁了也就嫁了。 但白貴現在是秦王,一國之尊,白素貞想要嫁給白貴為側妃的話,就得改姓。而百家姓中,趙田孫李,現在白貴又沒篡位,所以白貴干脆借趙桓之名,賜白素貞為趙,封安榮郡主。 同時,亦是借此做了一次政治文章。 娶了趙姓女,雖說這趙姓女不是親生的,但做出這番姿態,就意味著今后白貴即使篡位,亦會善待趙宋宗室。 善待前朝宗室,這是仁善之舉。 如果連前朝宗室都善待了,那么對于宋廷的官員,那待遇也就不言而喻了。 “陛下英明?!? 垂拱殿內,聽完趙構所說,百官躬身,拜道。 現在巴蜀已失,趙構想要求和,又想要花錢買平安,多買幾年皇位,同時交好白貴。所以想要借助這媵妾制度,直接朝白貴獻媚。 如果直接給錢,顯得他太窩囊,可借媵妾制度,將錢轉為彩金,不僅名正言順,也好聽的多。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