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三十一章 土客大械斗-《覆清1796》


    第(1/3)頁

    閆祖庚并沒有立即去見江蘭,而是對薛成棟安排道:“我看著西山朝恐怕是撐不了多久了,這樣吧,為了以防萬一,你去開化府那里督促新組建的那一支內河水師,如果時機合適,我們恐怕得提前南下了?!?

    到了如今,由云南到河內已經有兩道了,一自蒙自,經蓮花灘,順紅河河谷而下,經河口、老街到河內;一自文山,經麻栗坡、河江,順瀘江河谷而下到河內。

    自古以來,在戰爭時期,紅河河谷和瀘江河谷是我國由云南方向對安南用兵的主要通道。

    當然了,黎漢明之所以圖那里,一是想著收復故地外,再有便是圖謀紅河三角洲那塊地盤,最后嘛,就是戰略防御性布置了。

    左江發源于安南境內,以他們圖謀兩廣地區的野心來看,這是一條危險的進攻通道,可以從安南沿左江直逼南寧。

    所以,為了解除這個這個戰略危險,黃連山以東是必須控制住的。

    “是!”薛成棟聞言連忙應道。

    閆祖庚見狀點了點頭,道:“現在其他兵團都在大戰,就我們在戰略防御性修整,我不希望到時候出現什么差錯,不然,那就有些丟人了?!?

    薛成棟也知道這點,聞言連忙打了一個立正后應道:“司令放心,保證不會出現任何差錯!”

    ........

    憑祥州,軍營,司令部。

    江蘭背著雙手心事重重的站在一副巨大的地圖前,這是兩廣云南等地的地圖,其中也包括了西山朝以及周邊國家的北部地區。

    看著看著,江蘭又想到了什么,不由得又長嘆了一口氣。

    閆祖庚走進來后見到這一幕,不由得笑了笑道:“什么事把咱們的江大人弄得愁眉不展的了?”

    “閆將軍回來了?”江蘭聞言轉頭一看,頓時有氣無力的苦笑著拱了拱手道:“唉,別提了,我這不是見你清閑,給你找了點活兒來干嗎?”

    閆祖庚剛準備坐下,屁股還沒挨著凳子,聞言一下子又彈了起來,緊張的問道:“究竟咋了,竟然嚴重到要動用主戰部隊了?”

    江蘭見狀笑了笑,本來有些郁悶的心情倒是輕松了不少,自顧自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后才慢條斯理的問道:“閆將軍可知兩廣地區的廣府人和客家人?”

    閆祖庚聞言想了想,隨即點了點頭道:“略知一二。廣府人據說是唐、宋末年,中原內常年戰亂,不少氏族為避戰禍和自然災害,都逃到南雄珠璣巷,由于對嶺南各地的情況不怎么了解,不敢再貿然南下,就在這里安頓下來。居住了幾年以后,他們逐漸適應了嶺南地區氣候和生活習慣,才逐步南遷珠江三角洲?!?

    “而客家人歷盡坎坷,背井離鄉,多次的遷徙讓他們顛沛流離,兩宋時期,客家先民輾轉奔波,最后找到閩、粵、贛交界地區這片大本營,因為這時就有了戶口,有“主”、“客”之分,新移民過來的編為“客籍”。久而久之,就自稱為“客家人”?!?

    江蘭聞言有些意外的看了閆祖庚一眼,隨即點了點頭道:“客家人從中原遷徙南下,擁有相對先進的文明和生產方式,所以才能把贛南、閩西、粵東三角地帶的畬、瑤等少數民族土著居民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最后“反客為主”,形成獨特的客家民系。”

    “由于客家人遷入廣東的時間比廣府人晚,當時廣東珠三角及粵西平原區已經基本被廣府人開發完畢,所以客家人只能聚居在不易開發的山區?!?

    “隨著時間推移,客家人口漸漸增多,貧瘠的山區承載能力有限。而廣府人居住的珠三角及粵西平原區,地廣人稀,物產豐富,于是部分客家人遷往了珠三角東岸的增城、寶安縣,以及粵西的肇慶、五邑地區?!?

    “這時候,客家人遇到的就不再是贛南、閩西、粵東三角地帶的畬、瑤等少數民族了,而是更早進入珠三角及粵西平原的中原漢族移民后裔廣府人,這時候的廣府人文化、生產方式同樣先進,而且在當地根深蒂固。所以客家人在閩粵贛交界處的反客為主,在這里就毫無作用了。”

    閆祖庚聽到這里頓時有些明白了,問道:“怎么?不會是廣府人和客家人打起來了吧?”

    “唉?!苯m聞言有些無奈的嘆了一口氣道:“兩大民系雖同處一地,但由于文化、習俗、觀念等方面的不同,或多或少都產生了不少矛盾與摩擦。”

    “雖然還沒有發生大規模對戰,但是卻已經開始械斗了,而且規模已經擴大道村鎮與村鎮之間的械斗。如今械斗越演越烈,為了能夠在械斗中獲勝,每個村落都配備了武裝,我們現在都不敢在這里組建民兵了?!?

    閆祖庚聞言眉頭一皺,這械斗卻是不好處理,超出了民事的范圍,又達不到軍事的范圍,想了想,他便問道:“除了土地,可知他們發生械斗的原因有哪些?”

    械斗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從上古時期的部落戰爭,到夏商時期的征服擴張,在軍隊人數較少、缺乏致命武器的時代,所謂的戰爭,其實不過是大規模械斗而已。

    直到后來,隨著國家機器日趨成熟,各國紛紛建立常備軍,戰爭進入了專業化階段后,械斗才逐漸退出戰爭的舞臺,變成了民間的專屬。

    戰國中期,秦國任用商鞅變法,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狠剎民間械斗之風。數年之后,秦國風俗大變,民眾“勇于公戰,怯于私斗”,民間械斗徹底絕跡,人人都積極投身到對外戰爭,依靠戰績獲取爵位和財富。秦國軍隊戰力因此驟然增強,后來更消滅六國一統天下。

    秦朝以后,歷代王朝都繼承秦朝法制,嚴厲打擊民間械斗的風氣。尤其是在民間社會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豪強、游俠,因為“俠以武犯禁”,被官府視為社會動亂的根源,更是遭到了重點打擊。

    缺乏組織者的民間社會,很容易變成一盤散沙,既失去了同官府對抗的能力,也消除了械斗產生的土壤。直到一千多年后的明清時期,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變遷,民間械斗之風又再次死灰復燃。

    江蘭聞言搖了搖頭,道:“土地是主要原因,此外,水利爭奪、墳墓風水、女人、瑣碎的吵架等問題也會引發械斗,但歸根結底還是土地鬧的。”

    “根據我查詢的相關典籍,如今福建兩廣等地人均耕地還不到兩畝,遠遠達不到大帥規定的能養活百姓的五畝地,現在的問題就是數千萬人都指著這巴掌大的土地吃飯,在這樣下去,我擔心會發生內戰啊。”

    閆祖庚聞言點了點頭,不解的問道:“那你來找我是?需要我做什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