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天賜良機-《覆清1796》
第(2/3)頁
“湖南方面,陶也親率四萬兵馬由酉陽秀山攻向了湖南的永綏廳、永順府等地,目前大軍已光復永綏廳和永順府全境,現正向澧州開進。”
“另一路則由師長陳連升率軍三萬由貴州銅仁攻克了湖南的鳳凰廳和平隴等地,吸納了平隴等地的三萬余苗兵后,目前大軍已經攻進了辰州府。”
“陳連升?”聽到這個名字,黎漢明頓時心中一動,連忙問道:“此人可是湖北人,然后還是土家人?”
“回大帥,陳將軍確實是湖北土家人,原本寄居恩施,出身行伍,在我軍攻克酉陽后慕名前來參軍的,因其作戰勇猛,指揮出眾,從連長幾連跳數次升職升到了如今的師長一職。”顧德全聞言想了想后回道:“此次陶將軍之所以命他單獨指揮一路大軍,除其能力出眾外,再有便是苗疆等地的特殊情況所決定的。”
聽到這兒,黎漢明頓時一笑,果然是他,歷史上鴉片戰爭中的猛人,被林則徐選調,指揮官兵連續六次打退了英軍的襲擊和反撲,后調守沙角炮臺的重任,親率戰船五艘,圍殲進犯的英軍。
后來英軍向大角、沙角炮臺發起襲擊,陳連升指揮守軍同數倍于己的侵略軍力戰,在后援無望,敵軍迫近的危急關頭,陳連升仍率部激戰,拼殺而死;其坐騎被擄至香港,不食而死,被譽“節馬”。
而黎漢明之所以記得他,皆是因為陳連升是中國近代史第一位為國捐軀的少數民族將領,記憶深刻。
至于讓陳連升單獨指揮一路兵馬進入苗疆,除了其才干外,另外便是其土家人的身份了。
如今看來,陶也也成長了不少,懂得因勢趨人,至少不再是一味的蠻干了。
見黎漢明沒有說什么后,顧德全便接著道:“至于第六兵團,李阿六將軍率軍攻克沅州和靖州后分兵兩路,一路攻向寶慶府,一路則南下進入了廣西,與第二兵團的北路大軍會攻柳州后,現已合兵一處攻下了桂林,接下來他們的計劃是由桂林東進攻向永州。”
黎漢明聞言點了點頭,如此一來,全面大戰雖然還沒有開啟,但各路兵馬都已向前推進了一步了,這樣一來,進可攻,退可守,至少避免了大戰發生在軍政府的轄區內。
“兩廣方面,廣西除了平樂府的富川、賀縣和梧州府的懷集等地外,其余各地皆已光復;至于廣東,目前第二兵團只光復了廉州府和高州府,現在正在攻打雷州府。”
“廣東那里之所以進展緩慢,主要是沿海島嶼太多,清軍在其水師的協助下使用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遠竄海上的襲擾戰術,由于沒有海船,使得我軍疲于應對,戰線不敢拉得太長。”
黎漢明聞言點了點頭,想了想后說道:“清軍的目的恐怕是想拖住我們的攻勢,好讓他們去鎮壓惠州等地的天地會起義,這恰恰證明了廣東的清軍此時已經分兵乏力了,隨意給左春來傳令,讓他留下一部分兵力攻打雷州和瓊州后,其余大軍全力向廣州推進。”
目前清朝的水師還沒有單獨的編制,皆是陸軍的輔師,令沿江沿海各省循明制,各設水師,其編制與陸軍一致。
內河防務以長江為主體,沿岸各設水師,海防上,因清初海禁,又防臺灣鄭氏等反清力量,以致海防廢弛。即使在平定明鄭后,仍受海禁影響,水師多以防御為主,缺乏攻擊性戰艦。
然清軍水師的任務卻非出洋作戰,而是近海巡緝,守衛海岸。
“天朝”的水師并不以哪一國的艦隊為作戰對象,其對手僅僅是海盜。
用今天的標準來衡量,清朝水師算不上是一支正式的海軍,大體相當于海岸警衛隊。
正因為如此,清朝水師的主要兵力,并不是在艦船上或為艦船服務的勤務分隊中,而是駐守于沿海、沿江的眾多炮臺、城寨、要隘。
許多海防要地,如廈門、虎門、舟山等,其陸上防守全由水師負責。
等清朝真正重視水師,得等到鴉片戰爭后被洋人打敗后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