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易歡答應了孔穎達的請求。 他又不傻,干嘛拒絕? 大唐格物學院,在這個時代說是驚異類絕不為過。 顯然,孔穎達還不太懂李易歡的謀劃,以及大唐格物學院的本質。 不過,他既然想要主動上賊船,李易歡才不會傻乎乎的拒絕。 屆時,木已成舟。 孔穎達和大唐格物學院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想反悔也沒機會了。 另外,以孔穎達在大唐讀書人心目中的威望,還能夠幫助李易歡的大唐格物學院避免許多迂腐的讀書人的聲討。 賣孔穎達一個面子,白得一擋箭牌。 劃算的很。 李二陛下瞥見這個兒子的笑容,已經提前在心里為孔穎達默哀了。 孔祭酒,你還是不了解朕的兒子。 進了大唐格物學院,再想出去就難了。 “孔祭酒,除你之外,恐怕無人能夠勝任國子監祭酒。不如,你先擔著,日后再說。” 孔穎達也不再堅持。 他一心想要在李易歡的大唐格物學院發光發熱。 最重要的是,觀察一下李易歡,看看他是如何想到的貞觀拼音法。 此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也。 眾人離開后山。 途中。 孔穎達已經迫不及待的道:“侯爺……” 李二陛下卻道:“且慢!此子并無字,不知孔祭酒可否賜一個字于我兒啊?” 李易歡茫然了。 字什么的,他自然是知曉的。 當時,行冠禮以后,不是才會被長輩賜字嗎? 怎么到了我這里,這么著急? 李易歡提醒道:“老爹,我才十五歲啊。” 李二陛下訓斥道:“你懂什么?能夠讓孔祭酒賜字,天下人誰有這個福分?” 李易歡眨眨眼道:“可我還是一個孩子啊。” 李二陛下:…… 十五歲,有的都結婚了。 孩子……別人孩子都有了。 此時,大唐雖然規定男子二十成年,可是基本上十五歲開始,許多民間的男子就開始成家立業。 尤其是大唐立國不久,經歷了戰亂,中原百姓死傷嚴重,人口銳減。 人口,對于一個國家,尤其是古代而言,是強大的根本。 否則,李二陛下拿什么滅了突厥,一雪渭水之盟之恥,又如何橫掃環宇,成就他千古一帝的美夢? 李二陛下不再理會他,道:“孔祭酒,請為吾兒賜字。” 不知為何。 孔穎達本應該是一個迂腐之人,起碼李易歡還沒有行冠禮,想要被他賜字,這個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然而…… 孔穎達竟然點頭了,并沒有拒絕。 “君子如玉,溫潤而澤……不如就叫如玉。” 李二陛下自言自語道:“君子如玉……如玉……如玉……好字啊!” 噗—— 李易歡當場就噴了。 擱這鬧的吧? 我堂堂一個翩翩美少年,你給我取個字叫如玉? 這不是娘們兒的名字! 好大侮辱啊! 這個孔穎達,一定是對本少爺心存不滿……不對,是對大唐格物學院不滿,找機會打擊報復呢! 心胸狹隘! 斤斤計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