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最近一兩年與父皇的通信中,李世民就隱隱透露出了這個意思。 李麗質甚至覺得,父皇最早產生這個想法,是在冊立太子之前。 若不是想要盡早撂挑子,父皇就沒必要這么早就冊立太子。 畢竟,在更早之前,在他們一次回長安的時候,父皇曾經就立儲的問題,征詢過秦陽的意見。 這個問題對于一個異姓王來說,絕對不是個容易回答的問題。 當時秦陽給出的建議是,可以秘密立儲。 告訴朝臣們,放著立儲旨意的地方在哪里,然后,額外再多準備幾份圣旨,分別交給幾個他信任的大臣保管。 等到真到了那一日,所有圣旨一起拿出來,一對,就知道圣旨是不是真的,秘密所立的繼承人是誰了。 但這是在皇子們都很出色,皇帝難以選擇的情況的一個辦法。 李世民顯然已經在那時候下定了決心,要立吳王李恪了。 秦陽其實也知道這一點,但他作為一個異姓王,不好直白地說出自己的意見。 但他給出的這個辦法,現在用不上,以后總能用上。 就在那次詢問之后,回幽州的路上,秦陽就告訴她,她的父皇,怕是想要再次冊立太子了。 而冊立的人選,應該就是吳王李恪。 果然,不久之后,太子被冊立,冊立的人選,就是那時的吳王李恪。 應該就是在那時候,父皇想要禪位了。 可就算是他帶著吳王李恪有幾年了,但真要撂挑子,也不是立刻就能辦到的事。 在此期間,李世民還將自己之前想要辦的事,都一一辦了。 大唐周邊的一些外邦小國,原本態度有些曖昧的,都被李世民找由頭“削”了一頓,全都老實了。 而這次他們回來,其實也是為了參加父皇的壽誕,同時,也是來迎接一次“萬國來朝”的盛況! 萬國來朝,對于一個皇帝來說,絕對算是人生巔峰的場面了。 秦陽跟李麗質估摸著,在萬國來朝結束之后,怕就是父皇禪位之時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萬國來朝的時候,場景之熱鬧,讓見慣了大場面的秦陽,都有些驚嘆了。 這樣的盛況,怕是在以后都難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