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分別賜給兩人,而且還是將長樂公主原本的封地,換成了苦寒的東州,這就讓人想說什么,也說不出口了。 事情就這么定了下來,消息傳回到幽州后,秦陽對此很是滿意。 張允濟聽說此事后,喜憂參半。 他既高興大王有了世子,而這個世子也會讓幽州與朝廷的關系更緊密,但同樣也擔心這么一大片土地都成了幽州王府的封地,短時間內不會出什么問題,可在幾十年后呢? 會不會出什么問題? 他雖然與幽州王的關系相當好,但也不得不考慮這樣一個現實的問題。 真到了那時候,他必然已經不在了,但若真發生那樣的事,他縱然是在九泉之下也難以安心啊。 秦陽看出了張允濟的這種復雜心情,他在一次與張允濟的談話中,將自己對子孫后代未來的期許說了出來。 讓張允濟驚訝的是,在秦陽對子孫設計的前進之路上,提到最多的,竟是海外,而不是幽州境內! “得之,我知道你再擔心什么,但這種擔心其實并不必要。 大寶將來會繼承幽州王的爵位,他,以及他的孩子,永遠都會擁有李唐的一部分血脈,這是毋庸置疑的事。 我會讓他們落到需要與血脈親人自相殘殺的地步,所以,我給他們留的后路,在海外。 海外的世界,比大唐更大,大得多,在海外,有著無數肥沃的土地。 若真有一日走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他們完全可以離開幽州,離開這片土地,去海外生活。 況且,這天下不可能有萬年長存的朝代,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其實也沒必要去想那么多,未來的事,誰說得準呢。” 大唐的江山又能維持多久? 不可能千秋萬代。 也許,李唐的后代到了以后,沒準還要靠著他的后代去往海外,這都是說不定的事。 此時的秦陽并不知道他竟是一語成讖。 張允濟聽著他所說,倒也覺得道理的確是這么個道理。 “大王說得是。” 他點頭嘆道。 秦陽又道:“遠的事,何必去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