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一下就直接解決了十二個小鎮的起名問題,名字用哪個,在十二個小鎮選出鎮長后,由十二個鎮長進行抓鬮,抓到哪個,就是哪個。 每個小鎮劃分出差不多大小的區域,具體劃分地址,與名字掛鉤,抓到哪個名字,其實也就等于抽到了哪個地方來建立小鎮。 根據每個小鎮的地理位置、周邊環境,分別設立一個鎮辦工廠,工廠位于小鎮工業區,也就是小鎮最里面,中間的地帶是小鎮居民區,最外圍是小鎮商業區。 這三個區域的劃分,與新一區是一模一樣的。 畢竟工廠基本都有中間的機密,且是當地百姓致富的法寶,是必須要防著外人的。 商業區則是來者皆是客,即便是其他地方的人,也可以自由出入商業區。 新二區、新三區到底與新一區不同,所以,是以鎮為單位,來進行這種更細致劃分的。 新一區主要的人口是吐蕃順民,之前在大戰中跟著回來的那些異族,在發現幽州的富饒之后,也有一些部落選擇留下來。 這些留下來的部落,同樣是放到了新一區。 但其實這些異族的人口加起來,也不過就是數萬人而已,以后還會繼續往里填充其他定居在幽州的異族。 一個兩個異族的聚集區,自然容易出問題,但許許多多的異族打散了混居在一起,反倒會更穩定一些。 等到以后幾個區域的發展更平穩了,這些異族們的心也徹底安定下來,還會繼續往里填充其他地方遷移來的大唐人。 到時候,才是真正的多民族大混居,大唐人在人數上,本就占著優勢,只要慢慢來,不出十年,新一區的漢化,大概就能初見成效了。 秦陽采取的,就是這種讓對方都察覺不到的潤物細無聲的方式。 張允濟最初還擔心這種讓吐蕃上萬人生活在一起區的決定,會不會培養出個大麻煩來。 等了秦陽針對這一點的幾個“五年計劃”后,就再不擔心了。 大王心里有數著呢! “對了,到時候還可以讓兩個區進行一下比賽。” 秦陽不知道突然想到了什么,忽然說道。 正在思索著幾個新區事情的張允濟,聽到大王這話,立刻就抬頭望過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