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其實,主要還是為了保護老弱婦孺。 在路上的時候是怎么發放糧食的,幽州這邊的人不會過問,但到了幽州這個地方,凡是已經來了的人,那都已經算是幽州的人口了,一個都不能隨便被浪費!這些都是幽州的勞動力! 哪怕是唐初這個時候,一個家庭里,在食物不足的情況下,最先被拋棄的,也多半是女人、老人跟病弱之人。 哪怕經過休養生息一些年了,男女比例其實依舊是比較可怕,底層的男子很難娶到媳婦兒,世家上到貴人下到管事,都能妻妾成群。 想要讓境內的人口持續發展,讓女人少折損一些,就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了。 每天的口糧,雖然按人頭算,每個人都能吃個七成飽,但誰也不敢保證,有些人家會不會讓女子餓著,只供著男丁吃。 女人能去領,就是防備著這種少數家庭。 到時候那些女子的狀態是不是被餓狠了,小吏掃一眼就基本能做到心里有數。 讓老人、弱者來領,也是同樣的原因,防著有家庭成員搶奪老人跟弱者的口糧。 若真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一次兩次,是警告,次數多了,當地官府就要出面了。 在幽州這里,任何人,哪怕是老人、孩子,都是勞動力,沒有正當理由,家庭成員之間的虐待,也是要治罪的。 而 雖然這種做法,有些治標不治本,甚至在對付有些狡猾的人時,也可能沒用。 但秦陽還是覺得,制定出這個辦法的人,算是個人才。 回去后,秦陽就讓人去問,是誰制定的這個辦法。 而他自己,則開始思索,這十六個村子被填入了兩個區后,該如何給他們組成的鎮子起名。 “新三區五個村子,因著有四個是獵戶村,人不多,這五個村子倒是可以合成一個鎮子。” “新二區的十一個村子,都是相對大一些的村子,可以打散之后,組成十一個鎮子。” “以后再來人,可以打散之后,往十二個鎮子里再填入。”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