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七百二十八章 羊毛雪地靴 想到兒子李恪與幽州王的關系,楊妃又是為兒子驕傲,又是擔憂。 但這話,卻不能對宮女說了,哪怕身邊的宮女算是她的心腹,可在后宮里,只要是說出去的話,那就容易傳出去。 唯一保證自己的心里話不被外人所知的辦法,就是不說,閉上自己的嘴。 這才是唯一的保密辦法。 少說話,方是她這種身份的人自保的妙招。 讓宮女先去忙事情,她一個人坐在那里,望著一處地方,想著心事。 她有二子,其中最有出息的兒子,就是吳王李恪。 另一個兒子性格反復了一些,但相比于最有出息的這個兒子,楊妃覺得,另一個不成器的兒子,反倒更容易活到老,活得舒服一些。 無他,如她這樣是前朝帝女的人,就算本朝已是穩定了,可現在的大臣們,多半都是跟著打江山打過來的開國元勛。 換句話說,都與前朝有了仇,與她有仇。 哪怕她不敢報仇,也絲毫沒有復國的念頭,但她的存在,本身就代表著本朝對前朝皇室的一點優待。 她也因此能平安在后宮活下來,做一個地位不高不低的嬪妃。 但也正因為這樣,她的兒子們,身上都有著一半前朝血脈,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幫著大唐打天下的大臣們,對她跟她兒子的態度,就顯得很微妙了。 其實如果真要較真的說,她的兒子,不僅有她的一半血脈,更有著皇上的血脈。 前朝早就完了,只要是個聰明人,就不可能再去主動提及前朝。 而她又不是前朝的皇子,她的兒子們就算是有著前朝的血脈,也并不算是前朝皇室的正統繼承人后裔。 在這種情況下,能作為大唐名正言順皇子來競爭皇位,來繼承江山,與提及前朝,這二者之間,正常人都會選擇前者吧? 其實她前朝帝女的身份,就是處于這種有著些許尷尬細究卻又完全不算什么的位置,這大概也是皇上能允許她接連生下皇子的原因。 可這個把柄,若是放在爭嫡上,就容易成為別人攻擊的理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