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世民接著問道。 李麗質頓時一愣,看向父皇,隨后又看向未婚夫,轉瞬間就懂了。 “秋獵那一日的熊,是隴西李氏的人放的?” 當日有被抓起來審問的人,可不久那幾人就都死在了大牢里。 這件事也就只能不了了之,但誰都清楚,這件事背后,很可能就是五姓七望的人做的手腳。 李世民好奇的說,秦陽是如何知道,這件事是隴西李氏做的,而不是清河崔氏或是其他世家? 秦陽直接回道:“臣并不確定,左右不過就是那幾個家族,臣這次若是試不出來,就再依次去試。 若是試不出來,就當做是他們一起做的。” 他本來就沒打算真試出來,之前的事,不過就是他向所有世家示威,讓他們知道,他手里掌握的東西,如果想要暗殺誰,可比放熊這種事情方便多了。 其實就是在炫耀一下幽州的實力! 結果,那位隴西李氏的家主,竟真被嚇病了! 這倒是難得的意外之喜。 秦陽并不覺得這有什么,李世民卻覺得挺稀奇,要知道,隴西李氏的李家主,與其他幾個五姓七望的家主,那都是挺有膽子的人。 竟然能被秦陽嚇到病了,該說是對方老了之后膽子小了,還是該說這就是幽州王的強大之處呢? 不過,未來女婿越強,在他們有著共同敵人的時候,這對李世民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秦陽也是知道這一點,所以他暫時沒打算在李世民面前掩飾什么。 所謂的“狡兔死走狗烹”,“功高蓋主”,其實都是在皇帝是昏君,或是君臣之間再無共同敵人的時候發生的。 秦陽一是相信李世民對功臣的態度,這并不是一個喜歡搞“狡兔死走狗烹”的人,也不是一個喜歡“杯酒釋兵權”的人。 凡是李世民信任的大臣,只要別辜負他的信任,就算是立下大功,在外人看來已是“功高蓋主”了,也基本能混個善終。 前提條件,秦陽都是滿足的,他雖然是李恪的老師,也更支持李恪來爭奪繼承人之位,但他并不會幫著李恪造反。 若他在創造了這樣好的條件下,李恪還不能抓住機會,就說明李恪的確不適合坐在那個位置上。 這一點,李世民也清楚,所以李世民也放任了秦陽對李恪的教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