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六百七十七章 吐蕃王遇刺 秦陽想,在唐中央政府眼里,怕是這地方,根本就是個不毛之地,是白給都沒必要留下的真正荒涼之所。 這樣一個地方,根本就不適合人類生存。 又不能種植太多的莊稼,更不適合住人,哪里就該留著呢? 他若是以邊防的理由來勸說他們在黑水建立城防,那些人未必就支持。 所以,他需要另選個理由。 想到在后世,那一片區域,其實是非常肥沃的適合種植莊稼的地方,各種大米、小米、黃豆等作物,都在那一片區域大片大片的種植。 可以這么說,那邊在后世,就是一個支撐著小半個國家的糧食產區。 這樣一個地方,在這個時期,卻是無人愿意去生活的不毛之地。 “得之,你知道菽吧?” 秦陽本想說玉米,但突然想到,距離玉米傳入中國,還有得等呢,起碼在目前的唐初這個時期,是既沒有玉米,也沒有紅薯,也沒有土豆,也沒有棉花,也沒有甜菜,也沒有西紅柿……總之,后世很多日常會吃到的東西,在這個時期,都是統統都沒有的!要不是秦陽的出現,土豆、紅薯,以及以上一些高產作物,都不可能在唐初就出現。 但菽,卻是中國自己本土一直就有的作物,用菽來說這件事,就再合適不過了。 張允濟愣了下,不懂大王為什么突然問這個問題,就說道:“大王,這菽,下官自然是知道的。” 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他們幽州的農作物,原本就是以菽為主的,菽可以說是產量最高的作物之一! 當然了,現在菽已經不是了,土豆跟紅薯替代了菽,成為了幽州的支柱農作物。 可菽依舊在幽州大肆種植,各種豆制品如今也是支撐著幽州的菜籃子。 尤其是冬天,若是沒有豆腐吃,固然因為溫室大棚能吃到一些新鮮蔬菜,幽州也有溫室養蘑菇的技術,可還是會菜色單一很多。 他不懂大王為何會突然這么問。 秦陽見他還沒反應過來,就提醒道:“菽這種作物,在嚴寒地帶也可種植,我們這里可以,焉知黑水那邊不可以? 我甚至覺得,若在那邊種植菽,或許收成會更多。” 會這樣嗎? 張允濟有點不敢想,但萬一呢? 他想了想,說道:“大王既這樣說,下官也覺得,有這種可能。 不如待戰事結束,讓人在黑水附近試種一些菽,若是菽豐收,就可以這個理由,說服朝廷在黑水設防?” 畢竟,一片肥沃的土地,跟一片不毛之地,意義自然不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