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就沒問題了! 沒了這方面的顧慮,那位謀士立刻就當(dāng)場寫了一封書信。 這封書信,從外表來看,與吐蕃王親筆所寫的那些書信沒什么差別。 這一手模仿字跡的本事,讓人嘆服! 而另有人是專門仿制印章的,也早就刻好了印章,將印往上面輕輕一蓋,這信,就算是成了! 這封信上的內(nèi)容,是吐蕃王告訴宰相,自己已是身負(fù)重傷,怕是要不成了,若是在之后的半月之內(nèi),再無他的消息送回來,恐怕就是已被幽州軍所害,讓吐蕃那邊立刻另立一個能為他報仇的君主,能夠成為新王的人,必須要當(dāng)眾立下誓言,要為他報仇! 這么一封信,無論是字跡,還是口氣,還有那種思維邏輯,都十分符合吐蕃王的人設(shè)。 畢竟一個睚眥必報的人,怎么可能會心甘情愿讓新王登基只是為了吐蕃呢? 讓新王必須立誓為他報仇,這個細(xì)節(jié)一出,怕是所有吐蕃高層都要相信,這封信一定是出自吐蕃王之手了! 程處默不認(rèn)識吐蕃語,但聽了謀士的翻譯后,立刻拍板了:就是它了! 之前被射下來的鷹、鴿,也不是所有都死了,也有活著的,只是被震了下來。 受了一點輕傷,養(yǎng)一養(yǎng),就將信綁在了那只鴿子的腿上,直接將它放飛了出去。 這一次,就沒人將它給打下來了。 除此之外,也吩咐人,聯(lián)系留在吐蕃的那些幽州細(xì)作,看一看那邊的動靜。 若是沒什么動靜,到時候就再送幾封信回去,完全沒問題。 這鴿子從幽州的軍營飛出去,就直奔老家。 卻不是落在吐蕃的王都,而是挨著吐蕃王都的一個吐蕃人的情報站,到了那里,人一看這鴿子跟鴿子腿上的信,立刻就明白,這是前線的情報! 但因為有人已經(jīng)滲入進(jìn)了這個情報站,所以當(dāng)這封信到了之后,在送入王都之前,就已有人將信的內(nèi)容給抄寫了一遍,提前送入了王都。 最先看到這封信上內(nèi)容的人,不是吐蕃的宰相,而是一個與吐蕃王沾親的王室子弟。 只不過,在拿到這封書信后,他是沒看懂這上面的內(nèi)容,就知道,這必是一封暗語密信! 若不是暗語密信,何必用這種方式加急送入王都? 但這暗語,到底是什么內(nèi)容? “咱們派出去的人,可有消息傳回來了?”這名王室子弟問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