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哪怕是覺得吐蕃王所期盼的事未必能發生的人,此刻也不敢說太多的話,生怕被吐蕃王給記恨上。 看起來黑壓壓一片的騎兵,連同著后面奔跑著的步兵,都在朝著幽州的方向狂奔而去。 蕩起來的塵土,隔著幾十里地都仿佛能看到一般。 戰馬的嘶鳴聲,無數馬蹄砸在地上的震動聲,傳出很遠。 光是這氣勢,就已是十分嚇人。 “潰敗”中的幽州軍,就像是在釣魚一般,時不時出現一下,勾著吐蕃大軍繼續追擊。 此時此刻,這些看起來很是慌亂,丟下不少盔甲、罐頭、銀錢的幽州軍,其實卻是雜而不亂。 每十人,都有負責的小隊長,引導著“潰敗”撤退的事。 對于他們來說,這種撤退,其實與戰斗沒什么不同,甚至要更輕松。 他們肩頭擔著的責任也很重,他們是作為“誘餌”,來引著吐蕃大軍入“甕”的。 “吐蕃大軍還在后面,沒有停下來吧?”有一個副將問著身后的人。 那人剛剛從后方策馬跑過來,立刻稟報道:“大人,他們仍是死死咬在我們的后面!” “那就好!記住,一定要既拖著他們往我們的目標地去,還不能讓他們徹底追上!隨時盯著后面的動靜!若是他們停下來,我們也停下來!” “是!” 隨著命令被傳下去,所有人都繼續往前走。 這些作為誘餌的士兵,都是騎兵。 真正的傷員,跟之前裝死所以不得不跟著他們走的那些羌人、黨項人的將士,都被提前送去了大后方。 這些馬上帶著一些步兵的裝束、武器、薄盔甲,以及一些罐頭、銀錢,隨走隨扔的人,就是用來充當誘餌的。 作為騎兵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他們不用自己的兩條腿來趕路,就算是后方追擊的先頭部隊也是騎兵,他們也不會真被吐蕃人追上。 但他們卻又可以故意放慢一些速度,丟下一些東西,來引著人來追。 無論是走,還是停,都更有選擇的余地。 后面追擊的人并不知道前面的“逃兵”是這么個情況,這些作為先頭部隊的吐蕃人,可是著實賺了一大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