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周邊的一些部落,平時很少接觸,距離也挺遠,但每年冬天到來之前,他們都會派出青壯年,彼此走婚,來確保血脈的延續。 所以幾個在同一個區域的黨項部落之間,大多也有著一些姻親關系。 這個部落的首領聽到這話,也忍不住嘆了口氣,道:“愿意冒著得罪吐蕃王風險的人,怕是不會太多。” 是,派出奴隸代替族人出征,這的確是個不錯的辦法。 可誰也不敢保證,吐蕃王會不會因此發怒。 有些首領膽子小一些,可能就要放棄這個辦法了。 事實也的確如他們所料,在距離這個黨項部落大約三百里的地方,另有一個黨項部落,也是在山林濃密的地域生活。 當吐蕃王的使者找到他們,并向他們傳達了吐蕃王的“征兵令”后,這個人數較之前一個部落更多一些的部落,頓時陷入到了不安與恐慌之中。 這種不安與恐慌,連駐扎在附近營地里的行商,也都察覺到了。 這一片行商的營地,有著大大小小十幾支商隊駐扎著,有的正在與黨項人談生意,所以要繼續待幾日,有的只是路過此地,所以只住一夜,明日就走。 篝火在夜晚顯得明亮,雖然是夏日,并不寒冷,但在這種野外營地里,卻還是需要徹夜不停歇的篝火。 有一隊大約百人的商隊,在這十幾支商隊里很不起眼,雖然隊伍里也有吐蕃人,但更有說著其他語言的人。 所以他們說他們是一群在遠方小國生活的商人時,無人懷疑。 如他們這樣在海外打拼生活的行商,在這時代其實并不算少。 “你們說,白天到底發生了何事?昨日還過來的那些黨項人,今日都沒來,像是有什么貴客到了?!边@支商隊的帶隊,跟其他商隊的幾個帶隊人一起圍著個火堆烤肉、喝酒。 他的問題,并不算多難回答。 這件事也不是什么機密,被他問這個問題的幾個商人,都是過去經常與這里的黨項人進行貿易的“老人兒”,他們與這里的黨項人還成了朋友,所以消息更靈通些。 其中一人就回道:“的確是有貴客到了?!? “是啊,的確是有貴客,不僅是貴客,怕還是……惡客!”另一人的東家后臺比較硬,又與吐蕃人不太對付,所以此時說話就格外不客氣,在“惡客”這個詞上,更是加重了一些。 問這個問題的商人心領神會,立刻壓低聲音,道:“莫非是……吐蕃王庭的使者?” 給了他一個“你還挺聰明”的眼神,第二個說話的那個商人就嗤笑道:“除了他們,還能有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