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實不光是魏征,此時圍繞在秦陽身邊的,都是一些老狐貍。 這些老狐貍一個個的,說話都可好聽了。秦陽卻知道,想要從這些老狐貍的嘴里聽到好聽的話,那可是要付出代價的! 沒看到每次李世民被臣子們拍馬屁后,都要憋屈一段時間嗎? 這些人可不是封建最后那個朝代里的臣子,只能對著皇帝山呼萬歲,卻不敢跟皇帝對剛。唐時的臣子,只要真有理,那是真敢當朝與皇帝對剛。 皇帝為了名聲,也只能咬牙忍了。 而一般被群臣們說好話的時候,往往是皇帝做出了妥協。 知道這些的秦陽,頓時有些警惕地看向這幾人。 見他微微露出警惕之色,這幾個老狐貍都忍不住對視一眼,笑了。 在今日之前,他們已經快有兩年時間沒有見過幽州王了。幽州王在他們心中的形象,也漸漸被民間的那些傳聞所替換所影響。結果,現在一看,秦陽雖然已經是幽州王了,可還是那個不到二十歲的年輕后生嘛! 而他們的年紀,就算是最年輕的,也可以做秦陽的爹了,年紀大些的,家中的孫兒也就是秦陽這個年紀。 所以他們原本的那些想法,都被壓了下去,覺得幽州王大概真不是他們之前猜測的,或許也已有了野心。 這個人,應該還是當初那個模樣,只是更加成熟了而已。 因著這個想法,在接下來,這幾個老狐貍,竟開始向秦陽推銷自家的子弟。他們的推銷方式,自然是比較含蓄的,秦陽已不是剛來這個世界的秦陽,自然能夠從他們這還算含蓄的話里,聽出他們的意思。 這些老狐貍,莫非是看到了長孫沖在幽州得到的好處,想要效仿長孫無忌? 不得不說,秦陽還真猜對了! 這些臣子,其實都算是中立派,雖然的確掌握著一些權利,個別人更是丞相之類的職權,但要說多么一手遮天,那是絕對算不上的。他們對子孫的要求,也是十分符合這時代的人大部分想法的。那就是,長子長孫,那是要頂門立戶的。而次子次孫是要做備選的,也是需要好好培養的。 以上的長子長孫跟次子次孫,都是嫡出。 后面的嫡子以及庶子們,則就負責開枝散葉。 若是其中真有有本事的,家族資源也可以向其傾斜,傾斜多少,看這個人的水平高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