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長孫無忌忙回道:“皇上,臣之前的確與幽州王有些矛盾,但那都是只是個人矛盾。那時候的臣,因著兩個兒子,對幽州王有著諸多誤會。” “臣后來經歷了生死,險些一病去了,那時候臣的身邊,雖有著十幾個兒子,可無論是大的,還是小的,竟全都不成器!” 提到自己那十幾個兒子,長孫無忌露出了貨真價實的心痛神情。 他嘆道:“臣那時才意識到,臣之前慣子如殺子!倒是幽州王曾痛擊了臣的兩個兒子,讓臣的兩個兒子沒有繼續犯下大錯!仔細想想,這竟不是仇,反倒是恩情了!” 這話說的,還真是感人肺腑。 可惜,在長孫無忌面前的人是李世民。 論起演戲來,李世民可不輸長孫無忌! 李世民聽著他在那里說著,根本就不信! 要說長孫無忌是為了利益,他信! 若說長孫無忌是因為在世家那里吃了虧,所以想要給長孫家留條后路,不愿再與幽州王交惡了,李世民也信! 畢竟此一時,彼一時。 長孫無忌與秦陽斗的時候,秦陽只是個普通貴族。 而現在的秦陽,卻已是一地的藩王,貨真價實的諸侯了! 得罪這樣的一個人,要付出的代價可是翻倍的! 長孫無忌方才說,他在差點死掉的時候,意識到十幾個兒子都不成器,這一點,李世民也相信。 長孫無忌的兒子雖然多,但有出息的兒子,那是一個都沒有! 以前還有個長孫沖,但自從長孫沖被秦陽揭開了冒充才子的真面目后,長孫家是真的后繼無人了。 在這種情況下,長孫無忌恨怕是真恨幽州王,可對幽州王恐怕也是心存忌憚,不會輕易去招惹了。 李世民這時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問長孫無忌:“你大兒子長孫沖,如今在何處?” 長孫無忌正說著,被這么一問,就頓了下,接著說道:“回皇上,臣的大兒子,如今正在幽州。” “在幽州啊。” 李世民這樣重復著,神情復雜地看向長孫無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