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對兒子們的態度,顯然要更冷淡一些。 但這符合士大夫的主流觀點。 那就是,父母更重要,子嗣次之。 因著黃氏是他的老妻,又是他母親親口說了讓他重視的,所以張允濟才會在剛才將注意力轉到黃氏身上。 直到這一刻,他方才想起這些兒子一般,板著臉,淡淡地說道:“都起來吧,先上車吧,眼看又要下雪了,等到了郡城再考問你們的功課。” 聽到這話,原本見到父親還有些欣喜的這些人,都頓時臉色一青。 哪怕是成績還不錯的,一想到要被父親詢問功課,甚至可能會被挨罵,也都有些心里發荒了。 張允濟才不管兒子們是不是在怕自己,跟黃氏上了一輛馬車后,隨著車隊繼續前進,張允濟就問黃氏:“這五年來,你在老家辛苦了。” 只這一句話,就險些讓黃氏眼淚掉下來。 作為大家族的正妻,其實也不是那么好當的。 尤其是上面有婆母,下面子女眾多,族人時不時也要來打秋風,丈夫卻幾年不在身邊時。 連個正經能商量事情的人都沒有,黃氏在老家的日子,也僅僅是吃穿用度上不愁罷了。 一想到次子跟小兒子的學業問題,黃氏更是心里發苦。 張家雖不是什么大世家,可在老家那里也算是名門了。 張氏一族也不是什么無名小族,可她的次子跟小兒子,卻一直止步在秀才,連考了兩次舉人,都無功而返。 別說是在張允濟當年做官的年紀去做官了,能在中年之前混進官場,這就已經很不錯了。 若是放在十幾二十年前,沒有功名也無關緊要,只要朝中有人,就能入朝為官。 可放在現在,就已是不同了。 皇上鐵了心要推行科舉,而且已經初見成效,影響越來越大。 若是不能從科舉入仕,想要更進一步,應該會很難。 這就是黃氏一直著急的地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