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年輕農(nóng)婦之前曾在他們本地一個地主婆子頭上看到過的毛線帽子,竟然在這里比比皆是! 而除了毛線帽子,還有看著是同樣質地的手套、毛衣! 孩童們穿得厚厚的,臉上紅撲撲的,大多是一個坐在一個平板小車上,由后面的人推著狂奔。 歡笑聲在街上傳出去,大人們也常常眉眼含笑地望過去! 哪怕這里的變化僅僅是這些,但帶給外地人的感觸可太不一樣了! 年輕漢子忍不住說道:“之前爹提過,說是幽州來了個王爺?該不會是因為那個王爺,所以幽州有了這么大的變化吧?” “王爺?哎呀,那得是老大的官兒了吧?說不定是皇帝的兒子!要真是那樣,有個皇帝兒子在幽州,幽州想不變化都難!” 北地這邊的底層百姓,能接觸到報紙的機會極少。 長安城連普通幼童都知道的一些事,在這邊,反倒是很少有人提及。 所以他們不知道幽州王是誰,一聽是王爺,就以為是皇帝的兒子。 這已是足夠讓他們羨慕的了。 正是因為相信,皇帝的兒子在幽州做王爺,幽州就一定能變好,他們對幽州的看法也有了改變。 “那你說,咱家妹子跟鄭老叔家的口頭婚約,沒必要先解除?咱們先看看再說?” 他們這次來,除了走親戚,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退婚。 十幾年前,他們家老爺子來這邊走親戚時,被人所救,就口頭上,跟對方定了個娃娃親。 十幾年后,眼瞅著幽州沒了燕王后,一年比一年窮,心疼閨女的人家,一想到要將閨女嫁去幽州,就不樂意了。 可如今一看,幽州似乎有再次崛起的跡象? 若是這樣,沒準這邊反倒成了福窩呢! 與他們有著相似想法的人不少。 這時節(jié)的本地,本地的人走親戚,都是在年后。 但外郡的人走親戚,一般都是趁著過年前的這段時間。 畢竟幽州這邊太冷。 過年這段時間更是冷。 若是趕上大雪封地,那是想走都沒法走。 所以,在年前這段不算最冷的時候來走親戚,就成了慣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