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要功績說得過去,也不是不可以! 以秦陽獻上紅薯這等糧種的功績,從平民被封王都并非不可能! 他如今就已經是國公了,從國公到王爺,本來就沒差多少。 秦陽沉吟道:“恐怕目的不在封王,而是封王之后的就封。” 他看向二老,問道:“若兒子的封地在幽州……” “不會吧!”這一句話,就讓秦向山跟羅素面色大變! 但仔細一想,秦陽之前的實封之地就在幽州! 若是這次真被封王,封在幽州最有可能! 而若是封了王,只怕真就要去幽州了。 幽州那可是苦寒之地! 雖然五姓七望之二的兩個崔家都出身于幽州,但這不能說明什么! 只能說明幽州那里情況更復雜! 既有著惡劣環境,又有著地頭蛇! 陽兒若是真去就封,還真不是好事! “那該怎么辦?” 羅素著急地說。 “只要你不接,就算封你做王,你推辭就成了吧?” 推辭的確可以,但憑什么? 原本對于封王沒什么想法,可一想到幕后之人居然在推動輿論,要拱他上王位,秦陽就冷笑著說:“他們費了這么多心機,怎能不如他們愿呢?” 隨后安撫父母道:“雖然這件事在幕后之人看來,未必是好事。但對兒子來說,也未必是壞事。” “封王,屬于一步跨入了最高位。” “幽州雖偏僻苦寒,但兒子是誰?” “兒子若是去了幽州,必能將幽州治理成世外桃源!” 話是這么說,羅素跟秦向山還是心里忐忑不安,祈愿著千萬別給兒子封王,別封在幽州。 轉過天,秦陽上朝。 朝會上,以長孫無忌為首的一眾文武官員,都向李世民進言,表示秦國公獻上紅薯,功可封王。 李世民昨晚回去后,就輾轉反側了一夜。 對于給秦陽封王這件事,他猶豫不決。 大唐已有的異姓王基本都是開國元勛。 能封的地方,都已封過了。 如果真要給秦陽封王,就必須要有封地。 封地就只能選在幽州。 可幽州那地方偏僻苦寒,秦陽就封去幽州,這是獎勵還是發配? 但若是不封王,外面都已經是傳開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