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世民立刻看向吳王李恪。 李恪此時還有些懵逼。 李世民就已是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恪兒,你能跟著一起做出這等利國利民的筒車,父皇很為你高興。” “老師?”他扭頭看向秦陽。 秦陽也笑著看向他,道:“皇上說的不錯,這次你幫了不小的忙,能做出這水車,起碼有你一般那功勞?!? “不不不,父皇,兒臣只是幫著尋了些木頭,出圖紙的是老師,做出水車的事這些工匠,若論功勞,兒臣的功勞實在微不可提,他們才是功臣!”李恪忙解釋道。 李世民聽了,越發滿意。 他當然知道,這大功能有兒子李恪一份,是秦國公主動相讓的。 但吳王李恪居然不貪功,而是主動解釋,這胸襟,這品性,更讓李世民欣賞。 “好了,你們人人有功!” “等來日早朝,朕必給你們封賞?!? 至于這些工匠,李世民更是直接就立刻賞了。 “傳朕口諭,匠人黃老三與其徒子徒孫,造筒車有功,特賜黃老三工部水部主事一職,即刻上任!另賜一千兩金!凡參與者,皆各賜百兩金!” 這里的賜金,賜的就是銀子。 雖然看著不多,但對于普通工匠來說,一人能得一百兩銀子,可謂是暴富。 更不必說,黃老三直接從低賤的工匠,一躍成為從九品的正經官員! 哪怕是小官,也是改換門庭了! “謝皇上!謝皇上!”工匠們欣喜若狂的跪地謝恩。 “這筒車,朕會派重兵把守,等明日朝會之后,朕會帶著百官再來觀看。秦國公,造這一臺筒車,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李世民考慮到最近旱情緊張,若是造得慢,只怕來不及。 秦陽立刻慨然說道:“筒車造起來并不難,臣現在暫管工部,只需將長安城的工匠都聚集起來,三日內就可造出使長安城附近再無旱災之憂的筒車。至于他處,可令人將圖紙傳到各府郡,令人按圖造之,便是慢的,七日之內,也必能造出第一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