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章近現代文學-《中國歷代文學精華》


    第(3/3)頁

    1962年開始,許多文藝作品遭到批判,老舍停止了《正紅旗下》的創作。1965年3月4月,老舍率領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日本。回國后,將旅日見聞寫成長篇散文《致日本作家的公開信》,但沒有獲準發表,老舍只得被迫停筆。1966年8月23日,本應在家繼續休養的老舍,被掛上“走資派”“牛鬼蛇神”“反動文人”的牌子,押至北京孔廟大成門前,被迫下跪,慘遭侮辱毒打。血流滿面遍體鱗傷的老舍被押回市文聯,又因“對抗紅衛兵”,加掛上“現行反革命”的牌子,遭到“紅衛兵”變本加厲的殘酷毆打,直至24日凌晨。24日清晨,老舍回到家中后,獨自走到北京城西北角外的太平湖畔,自沉于太平湖中。

    愛的“使者”冰心

    冰心一生的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她把她的一生都獻給了孩子祖國和人民,獻給了全社會和全人類,被稱作“二十世紀中國杰出的文學大師”。

    ◆冰心像(1923年于美國)

    ◆冰心手跡

    知識小百科

    冰心獎

    以嚴格公正和權威著稱的冰心獎,是我國惟一的國際華人兒童文學藝術大獎,分為冰心兒童圖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冰心藝術獎冰心攝影文學獎4個獎項,全世界華文文章都可參與評比,獲獎者遍布全世界。歷屆獲獎者不僅有港澳臺地區的作家,還包括外國作家。

    冰心獎的創辦時間是1990年。冰心獎的獎杯上有兩只銅鳥棲落在黑色的大理石底座上,小鳥仰著脖,張著嘴,急切地望著大鳥,大鳥伸長脖子,頭低垂下來,嘴叼著食物喂進小鳥口中。這個形象取材于冰心的一件紀念品,體現了母愛的主題。

    沈從文與《邊城》

    沈從文一生寫下了很多部小說和散文集,其中,《邊城》占據著最重要的位置。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正是《邊城》奠定了沈從文在文學史上的歷史地位。

    ◆沈從文像

    ◆《邊城》書影

    延伸閱讀

    多產作家沈從文

    沈從文一生共出版過30多部短篇小說集和6部中長篇小說,是現代作家中成書最多的一個。早期的小說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愛》等,基本主題已見端倪,但城鄉兩條線索尚不清晰,兩性關系的描寫較淺,文學的純凈度也差些。20世紀30年代后,他的創作顯著成熟,主要有《龍珠》《旅店及其他》《石子船》《阿麗思中國游記》《邊城》《長河》《從文自傳》《記丁玲》《湘行散記》《湘西》《燭虛》《云南看云集》等。

    現代女作家丁玲

    丁玲以其獨到的女性視角女性心理女性筆觸,在其文學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個性鮮明的女性人物形象,在最深的層次里深切關注著女性的命運,思考著女性的前途,探索著女性的出路,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丁玲軍裝照

    ◆丁玲青年時雕塑像

    延伸閱讀

    丁玲寫作生活的開始

    1924年的夏天,丁玲決心走向一個新天地,她離開上海登車北上,在北京住了下來。一個剛剛20歲的少女,心里裝著多少美好的憧憬和幻想啊。她到北大讀旁聽生,又去私人畫室學畫,還曾嘗試當演員,但處處碰壁。世上有那么多條路,丁玲卻找不到自己應該走的路。她要發泄,要傾訴,又找不到可以發泄和傾訴的對象。看到胡也頻沈從文他們常常伏在那里寫詩,寫小說,她忽然想,我為什么不來試一試呢?于是,她把自己經歷過的事情和感受一古腦地傾瀉到稿紙上,寫出了她的第一篇小說《夢珂》。

    人民作家巴金

    巴金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是20世紀中國杰出的文學大師,是中國現代文學巨匠,為后人留下了千萬字的作品,被稱為中國的盧梭。

    ◆《隨想錄》書影

    ◆電影《家》劇照

    延伸閱讀

    巴金通曉九門外語

    巴金通曉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俄文日文朝鮮文越南文和世界語,因此他也是個出色的翻譯家,他在生前翻譯了許多作品,并且常常習慣譯一本書參考不同版本,比如《父與子》就用了俄文原版1種德譯本和4種英譯本。“文革”期間,無書可讀的巴金便讀英文版和德文版的《毛主席語錄》,甚至在批判會上,巴金就在下面低著頭背法文,工宣隊聽到巴金自言自語地念外文,便搶過巴金的書,一看封面是紅色的,便只好不了了之。

    詩壇泰斗艾青

    艾青以其充滿藝術個性的詩作卓然成家,實踐著他“樸素”“單純”“集中”“明快”的詩歌美學主張。他自稱為“悲哀的詩人”,對中國新詩產生過重要影響,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智利著名詩人聶魯達稱他為“中國詩壇泰斗”,法國授予他文學藝術最高勛章。

    ◆艾青塑像

    ◆《獻給鄉村的詩》書影

    知識小百科

    “艾青”筆名的由來

    艾青在1933年寫了其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當他將蔣字的“艸”字頭寫下后就停了筆,他想起蔣介石背叛革命,共產黨人血流成河,自己也曾身陷國民黨監獄受盡苦難,他恥于與蔣介石同姓,便信手在“艸”字頭下面打了個,這恰好是一個“艾”字,于是便以“艾”為姓。又因為艾青生于十二月,剛好農村里面十二月是青的季節,“海澄”的家鄉口語諧音為“青”,于是艾青就這樣成了他的筆名。之后“艾青”這個名字轟動全國,家喻戶曉,然而他的真名倒是沒有多少人知道了。

    ◆《大堰河》初版封面

    天才作家錢鐘書

    錢鐘書是中國數千年文化傳統在一個風氣開通歷史轉型時期的特殊結晶。他是20世紀中國人文學術的一個杰出象征,被稱為“民國第一才子”“二十世紀人類最智慧的頭顱”。

    ◆錢鐘書像及其手跡

    ◆《圍城》書影

    延伸閱讀

    幽默才子錢鐘書

    在清華讀書期間,錢鐘書的一位叫許振德的男同學愛上了一位漂亮女生,在課堂上就不住地向女生暗送秋波,錢鐘書本來上課就不聽講,他把許振德向不同方向觀看的眼神變化都畫了下來,題為《許眼變化圖》,沒等下課就把畫傳遞給其他同學,一時在班上傳為笑談。直到若干年后,居住在美國的許振德每提起舊事,還禁不住哈哈大笑。

    文學“洛神”蕭紅

    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一位她有著與女詞人李清照相近的生活經歷,并一直處于極端的苦難與坎坷中,可謂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

    ◆《生死場》書影

    ◆蕭紅故居

    知識小百科

    中國現代十大才女

    廬隱(18981934),著有《海濱故人》《靈海潮汐》《曼麗》《東京小品》。

    蘇雪林(18991999),著有《青鳥集》《蟬蛻集》《歸鴻集》《綠天》《我的生活》。

    冰心(19001999),著有《寄小讀者》《小橘燈》等。

    石評梅(19021928),著有《濤語》《偶然草》。

    陸小曼(19031965),著有《大詩人泰戈爾在我家》《秋葉》《哭摩》。

    林徽因(19041955),著有《鐘綠》《繡繡》《蛛絲與梅花》《窗子以外》。

    丁玲(19041986),著有《太陽照在桑干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記》等。

    蕭紅(19111942),著有《跋涉》《生死場》《呼蘭河傳》等。

    張愛玲(19201995),著有作《傾城之戀》《金鎖記》《半生緣》等。

    三毛(19431991),著有《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夢里花落知多少》等。

    ◆蕭紅故居門前雕塑

    楊沫和《青春之歌》

    楊沫的《青春之歌》于1958年發表后,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青春之歌》書影(中文版)

    ◆《青春之歌》書影(英文版)

    延伸閱讀

    幕后故事

    《青春之歌》在國內外有廣泛影響,主要寫“九一八”事變至“一二九”運動時期形形色色的青年知識分子的生活道路和革命道路,但因以在當時被視為小資產階級的人物作為小說主人公,所以作品問世后,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討論。有人在“左”的觀念支配下對作者作品進行了嚴厲的批評。雖然茅盾何其芳等名家都寫了為《青春之歌》辯護的文章,但“左”的批評還是令楊沫對《青春之歌》作了較大修改。“文化大革命”中《青春之歌》被定為毒草,作者被打成反革命作家。直到粉碎“四人幫”以后,作者和作品才得以平反,重見天日。

    ◆《青春之歌》書影(俄文版)

    說不盡的張愛玲

    張愛玲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個“異數”,她的作品,與政治民族這些大命題無關,是大上海一個世紀的喧囂華麗風流云散的寓言,是人性中最讓人絕望的那一層窗戶紙。

    ◆一代才女張愛玲

    ◆《流言》書影

    延伸閱讀

    那些美好的句子

    1。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要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遲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輕輕地說一句:“你也在這里嗎?”《愛》

    2。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么時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么個人。《半生緣》

    3。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公寓生活記趣》

    ◆張愛玲故居

    武俠小說“泰斗”金庸

    金庸是新武俠小說最杰出的的代表作家,為武俠小說史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絕代宗師”和“武林泰斗”,更有“金迷”們尊稱其為“金大俠”或“查大俠”。

    ◆《射雕英雄傳》劇照

    ◆金庸題詞:華山論劍

    延伸閱讀

    “金迷”必讀書目

    《飛狐外傳》《笑傲江湖》《雪山飛狐》《書劍恩仇錄》《連城訣》《神雕俠侶》《天龍八部》《俠客行》《射雕英雄傳》《倚天屠龍記》《白馬嘯西風》《碧血劍》《鹿鼎記》《鴛鴦刀》。

    武俠小說巨匠古龍

    古龍一生創作的武俠小說多達六十余部,稱他為“武俠小說巨匠”一點也不為過。古龍為“武俠美學”理念的形成與“武俠文化”的推廣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其成就在中國的文學界與影視界都堪稱偉大。

    ◆古龍像

    ◆《絕代雙驕》書影

    延伸閱讀

    古龍小說與金庸小說

    金庸小說的深度,體現在作家對具體歷史文化問題的理性思考,讀者獲得的理性啟迪,是一種理性的深度;古龍小說的深度,則體現在作家對人生殘酷性純然感性的把握,讀者獲得的感情沖擊,是一種詩性的深度。

    ◆《孔雀翎》書影

    臺灣女作家瓊瑤

    提及香港和臺灣兩地的愛情小說,瓊瑤是一個橫跨30多年的“品牌”。她的小說,被改編成電視劇,熱播于兩岸三地,賺盡了無數少男少女的眼淚。

    ◆《煙雨蒙蒙》書影

    ◆《幾度夕陽紅》書影

    延伸閱讀

    《窗外》背后的故事

    瓊瑤的《窗外》,基本上是反映她自己早年中學時代戀愛經歷的自傳,而瓊瑤當年的師生戀受到了母親的阻止,所以影片《窗外》開拍后也就受到了來自于瓊瑤母親方面的壓力。1964年,由陸建業創辦的建業公司買下了《窗外》的電影版權,并將其拍成黑白電影,瓊瑤的母親躺在床上絕食,瓊瑤則在母親的床前跪了幾天幾夜,才將此事平息下來。沒料到8年之后,陸建業又要拿出《窗外》重拍,瓊瑤母親此時已患上了輕度精神分裂癥。最后,瓊瑤同意電影公司繼續拍攝《窗外》,但禁止在臺灣公映。1973年《窗外》完成后,由嘉禾代理,在香港進行了首映式,并在全東南亞相繼發行。女主角扮演者林青霞憑其清純的形象一炮而紅,最終成為一代巨星。

    永遠的三毛

    三毛的足跡遍及世界的54個國家,三毛的文字俏皮而又靈動,三毛的文章淺顯而又深邃,吸引了眾多兩岸三地的讀者,也在全球的華人社會廣為流傳。三毛走了,可她留下的作品在我們心中成了永恒。

    ◆三毛祖居

    ◆《雨季不再來》《哭泣的駱駝》書影

    延伸閱讀

    三毛與荷西

    臺灣作家三毛與荷西的故事浪漫而纏綿悱惻,盡管兩人都已逝去,但他們仍是無數少男少女心目中的愛情偶像。三毛和荷西相識在西班牙,當時三毛念大學二年級,兩人常常一起看電影逛公園。一天,荷西對三毛說:“你等我6年,我有4年大學要讀,還有2年兵役要服,6年一過,我就娶你。”后來兩人分手了。按照承諾,以后的6年中他們沒有任何聯系,這其間三毛去了德國美國。6年后命運再度將三毛帶回馬德里,并于1973年,在西屬撒哈拉沙漠的當地法院,與荷西公證結婚。1979年9月30日荷西因潛水意外事件喪生,痛不欲生的三毛幾次試圖自殺,終因親情難舍而止步。然而,數年后三毛還是自縊于醫院,不能不說與此有著密切的關系。

    ◆《撒哈拉的故事》書影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郴州市| 呼图壁县| 怀来县| 江华| 余干县| 鲁山县| 达州市| 德格县| 柳江县| 黑山县| 靖边县| 观塘区| 湘阴县| 黑河市| 金秀| 晋宁县| 昌乐县| 进贤县| 大新县| 华池县| 白银市| 昌图县| 大方县| 张掖市| 章丘市| 莎车县| 兰溪市| 库伦旗| 浪卡子县| 许昌县| 西贡区| 沧州市| 奎屯市| 奉新县| 桂东县| 东乌| 中山市| 淄博市| 宁都县| 许昌县| 泊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