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李俠客的建議下,曹少欽控制了英宗,以英宗“抱病在身,難以主政”為由,開始了名義上奉皇帝命令,實質上卻是實行自己主張的為官員道路,他一個權傾朝野專門誣陷栽贓的東廠之主,竟然提出來“改革吏治,刑賞予奪,秉持公道”的主張,惹得滿朝文武不無駭然奔走,以為曹少欽得了失心瘋。 這還不算完,在主張整頓吏治之后,曹少欽還提出了“丈量天下土地,無論朝野諸公,全部課以商稅”的決定。 在這個時候,各地官員家屬或則官員本身經商的不在少數,但是這些人的生意,基本上就不會繳納什么稅銀,尤其是南方省份,盛產茶葉絲綢等大批貨物的交易,幾乎收不到什么稅收,就連鹽茶專賣的稅收都近乎沒有,少的可憐。 有明一朝,商稅少的可憐,所謂藏富于民,地方富戶鄉紳一個個肥的流油,但是國庫卻空的連耗子都懶得的進。 農稅反倒不低,但收的都是無權無勢的平民百姓的賦稅,地方大戶人家的稅收反倒是無法收繳,即便是收了,那也只是意思意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曹少欽提出“整頓吏治”的時候,文武百官沒人有理由反對,可當他準備收取商業稅和丈量天下土地的時候,立馬就有很多人跳了出來,因為這極大的觸及到了他們的利益。 在這個時候,就看到了身為一個奸臣權臣的好處了! 你不同意?那好,抓起來再說! 你反對?也把你抓起來! 還有反對的?給我打!使勁打!打得他們屁股開花,打的他們半年不能上朝! 而且誰反對,就先查誰,進入其家進行翻查,一旦現家里收入與俸祿不對等,立馬提到東廠審問,這幾乎是一查一個準。 光打人抓人還不算完,曹少欽很是收攏了不少儒家不得志的子弟,在李俠客的指點之下,這些開始了對這些阻礙改革變法的官員口誅筆伐,一一列舉他們的罪狀,最后更是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宣傳活動,將這些反對變法之人的家底收入還有平素為人,全都宣傳了出來,讓說書先生編成段子,滿天下傳播。 在哪個時代都不乏仇富之輩,明朝百姓也不能免俗,雖然此時有著巨大的階級差距,很多人都不敢對官員指指點點妄加評議,但也有不少百姓聽了宣傳之后,對本朝貪官切齒痛恨,私下咒罵。 “對于這些人,抓了他們,殺了他們,這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搞臭了他們,他們才害怕,嘿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