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怒江之巔-《豐碑》
第(1/3)頁
在最初的對日作戰中,中國遠征軍面對復雜的作戰環境,受到挫折,失利后退回云南,10萬的遠征軍在云南的施甸縣駐扎下來,依靠怒江的天險,與日軍周旋,進行了大小數場驚心動魄的戰斗。
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國遠征軍發起緬北、滇西的大作戰,殲敵3萬余人,幫助收復緬甸眾多國土。但是,遠征軍也傷亡非常慘重,每天戰斗下來都有大批將士死亡。而最為痛心的是,很多的傷員由于得不到及時治療而死亡。
這些將士都是為了保衛國家和民族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的死重于泰山,人們不忍心看到這些民族英雄尸橫遍野,就用“油桶”做棺材,把英雄的尸骸裝在里面,用他們的敬意,保存了英雄們的尊嚴。
他們正當青春芳華,本來他們人生之路還很漫長,但是他們為了國家和家人的安寧,寧愿跋山涉水,遠赴緬甸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生命換來祖國的穩定和強盛,而且,他們絕大多數都沒有留下姓名,但他們都有一個無限光榮的名字:抗日民族英雄。
張迪教授在向大家講述這段歷史的時候,大家都聽得熱淚盈眶,對于這些年輕的烈士,更起敬意,也更加心疼。
而劉曉兵更有一個強烈的心愿——替他們找到家人,找到回家的路。
他們積極地將這些抗日戰友的尸骨收殮,雖然由于鐵桶的保護,不至于讓年輕烈士們的遺骸,像辰溪棗子林的烈士們那樣,散落和遺失,但七十多年的時間,讓許多烈士的尸骨都出現了蟲蛀的情況,甚至有一些都與樹根纏在了一起。
劉曉兵和陳四平等人,小心翼翼地清理著烈士的遺骸,又配合相關部門,進行了dna采樣,繼而向外界公布了尋找第一路遠征軍烈士家屬的信息。
而就在這項工作接近尾聲的時候,劉曉兵又接到了一個電話。
打來電話的,是路橋公式的負責人,他告訴劉曉兵,就在離烏木村不遠的公路施工現場,發現了一個疑似烈士墓碑的石碑,問劉曉兵能不能去看看。
打來電話的這位負責人姓佟,叫佟傳毅,他知道劉曉兵他們現在,正在烏木村對烈士遺骸進行收殮和挖掘,也一直關注著進展。
但是沒有想到,像是響應那些烈士們對于回家的呼喚,在佟傳毅負責的施工隊,在挖掘路面的時候發現了一塊巨大的石碑,上面隱約刻著字。
當佟傳毅看到了石碑上雕刻的五角星之后,立刻與劉曉兵取得了聯系。
事關烈士,容不得劉曉兵耽誤,他立刻安排好手頭上的工作,讓陳四平暫時負責帶隊,毫不遲疑地前往佟傳毅所說的地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阴县|
南城县|
广水市|
锦屏县|
西安市|
合作市|
沾益县|
昌邑市|
濮阳市|
瓮安县|
林甸县|
松潘县|
武宣县|
永康市|
天津市|
连州市|
大新县|
辽阳市|
广汉市|
沁水县|
溆浦县|
承德市|
汝南县|
巴楚县|
安乡县|
凤山县|
余江县|
台山市|
会理县|
龙口市|
峡江县|
明光市|
阳谷县|
浙江省|
高淳县|
五原县|
祁连县|
阿合奇县|
奎屯市|
遂平县|
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