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時候,李世績站出來,瞇著眼道:“岑大人,雖然陛下確實勵精圖治,但天降瑞兆到黔國公,這話說出來,你不覺得有些扯嗎?” 岑文本憋紅臉,瞪著李世績,猶如一只雄起的公雞,“你這話什么意思,莫非是在說這次水災預防陛下沒功了?” 李世績摸著鼻子,“我可沒這么說,這可是你自己說的。” “你…”岑文本被噎的無言以對,支支吾吾半天,居然不知道該說啥。 李世績不僅是個武夫,同時又學富五車,所以他挖苦人的技術,比岑文本這種滿嘴之乎者也的文人要狠多了。 “夠了!” 李世民大手一揮,然后面色震驚的站起身。 說實話,現在他還處于震驚之中,腦袋瓜里就像有幾只蜜蜂似的,“嗡嗡嗡”亂響。 “李愛卿,朕說到做到,以后你便是大唐國師!” 李淳風臉色一喜,拱手道:“臣謝過陛下!” 說著,他就乖乖站在一邊。 隨即,李世民繼續道:“另外,有罰就有獎,當初承乾犯錯,朕將他流放千里。” “而如今,他拯救了數萬百姓,此乃大功一件,那就必須得獎!” “這樣吧,封李承乾為黔王,黔州之事,一切由他自己做主,無需與朝廷報備!” 聽到李世民的話,百官猛地瞪大眼睛,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無需與朝廷報備! 那不就是放任李承乾不管,哪怕他招兵買馬,哪怕他自己任用官吏,朝廷也不會過問。 這樣的話,不就是同意讓李承乾組建自己的班底嗎? 這個待遇…似乎只有太子才有吧? 難道李世民又想重立李承乾為太子? 能有資格站在朝堂中,那都是人精,從各種勾心斗角中殺出重圍的。 所以李世民這話一出,許多大臣都開始思考他這話的意思。 因為這關系到他們以后的利益,朝堂的斗爭,稍不注意,可能就是粉身碎骨! 不過,哪怕他們心里再疑惑,但臉上卻沒有表露出任何情緒。 而就在這時,李世民坐回龍椅上,沉吟片刻后,忽然道:“另外,朕過幾月要御駕親征高句麗,這國不可一日無人主持。” “所以朕決定,以晉王李治為主,但考慮到他年紀尚輕,考慮不周,就讓魏王李泰為輔,兩人同時監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