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70章 記憶消除板磚 襄州的情況如何,李承乾自然不清楚。 現在,他正在跟諸葛亮商量黔州的生計問題。 “大都督,黔州有四十七個村子,共計六千三百人,剩下三千多人則是住在黔州中,” 李承乾點頭:“嗯,繼續!” “辰州、施州、牂州等八州,共計二百一十八個村子,占八州人數的一大半。” “這么多村子?” 李承乾閉眼思考了一會兒,然后睜開眼道:“這樣吧,從現在開始,人數三百以上為一村,不足三百人的,就把幾個村子融合在一起。” “什么?” 諸葛亮疑惑道:“大都督,為何要這么做?” 李承乾神秘一笑,“這個,就叫村村互聯合作社!” “…”諸葛亮一臉懵逼,“大都督,為何你把一堆簡單易懂的詞語組合在一起之后,我就理解不了了?” “現在黔州有幾百個村子,但是幾個個村子都窮的很,甚至連頭耕牛都買不起。” “所以我們就把一些村子聯合成起來,組成合作社,然后官府給每個合作社提供耕牛和農具或者資金,讓整個合作社的人一起使用。” “這樣就可以加快百姓的耕地速度,不止是耕地生產,若是某一家人有難,那合作社的其他人就伸出援手,做到一家有難,八方支援!” 聽完李承乾的話之后,諸葛亮眼神從最開始的迷茫,然后到最后的深邃。 他怎么說也是在歷史上留名的賢相,智商肯定是在線的,所以聽完李承乾的話之后,他腦子里便有了一個大概的輪廓。 其實這種東西很容易理解,難得主要是因為它是一個全新的概念。 它倡導的是大家資源共享,一起發展進步。 而現如今的大唐,階級之間已經固化,所以從沒有人會想到把大家的資源整合起來,然后共同發展。 當然了,其實合作社也有弊端,那就是很容易造成資源分配不均勻,因為這個世界上是沒有絕對公平可言的。 不過李承乾提出合作社也是迫不得已,因為黔州這邊一窮二白,沒有耕牛這些,哪怕有免稅政策,百姓們開墾的速度也依舊很慢。 但是要說給每個人都買上一頭耕牛,那肯定是不現實的,所以只能盡可能把資源合理化分配。 上萬頭牛買不起,但是上百頭還是沒問題的。 如今大唐的耕牛價格是四貫,也就是四兩銀子,如今黔州庫房里有上萬銀子,拿出幾百上千兩是綽綽有余的。 諸葛亮坐在椅子上沉思一會兒,忽然站起身,道:“大都督,下官知道該怎么做了。” 李承乾沉穩地點點頭。 等諸葛亮離開后,他才自言自語道:“他到底明白個啥了,連我自己都沒搞懂呢…” “叮咚,檢測到宿主有周簽到機會,是否簽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