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為魏征原來出身不好,是李建成的人,而且當初還挺受李建成重用的。 如今玄武門之變尚沒過去多少年,他們也不太敢直接推薦這樣身份敏感的人。 所幸長孫無忌與李二的關系不一樣,也知道魏征之才,這回也是恰逢其會,便推薦了他。 李二點點頭:“魏征的確是個合適的人選。但是還需要一個領兵之人,帶上兵馬一并同行。襄州此番絕非個人能夠做到。他們若是自知今后無望,拼死一搏。若無兵馬,就算魏征無所畏懼,怕是也困難重重。” 魏征再怎么敢調查,敢說真相,那也要有機會讓他去調查,去說真相。 要是那些人真的下了狠心,魏征怕是都難得安生,命還能不能在,都尚未可知。 故而,這帶兵的人,還是要有的。 沒有軍隊進入襄州,李二還擔心襄州生變,恐那些人借難民鬧事。 “陛下說的是。如今樊國公正在京中,無甚大事,當可以領兵前往襄州。” 房玄齡聽到要命人領兵前去,便想到如今的左驍衛大將軍,樊國公段志玄。 武德九年的時候,當時的太子李建成,想要謀害李二,以重金賄賂段志玄,想要誘其歸順自己。 段志玄卻是面對重金利誘也毫不動搖,拒不接受,并且將此事告知了李二。 之后他還與尉遲敬德等人一起,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李建成、李元吉。 這算是李二的心腹重臣。 而且,一直都對李二忠心耿耿的。 這樣的人,領兵前去襄州,也不用擔心他會被襄州的人拉攏誘惑,更何況段志玄身上戰功也是不少的,為人勇武,有他帶兵坐鎮,當不怕襄州生亂。 杜如晦也覺得這是個不錯的人選,也跟著附議。 只是長孫無忌覺得,段志玄功績自是不必說的,也是個名將,是有真本事的,就是為人有些無賴,屢次違法犯忌。 長孫無忌有些擔心她分不清楚輕重緩急,在襄州之事上處理不當,影響大局。 但他又不好直接這么說。 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推薦了此人,他要是這樣直接說出來,傳了出去的話,不僅是與段志玄結仇,怕是也要得罪了房玄齡、杜如晦兩人。 這兩人在李二的心中,絕對是重臣,可以信賴依仗的。 就算是他自覺自己的地位穩固,就算沒有長孫皇后這么一層關系,也不是這些人能夠輕易動搖得了的,卻也不想開罪這些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