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諸將-《明國萬歷》
第(1/3)頁
李如松雖然性格沖動,又年輕,但也是老軍務了,論軍中見識不必誰差。
如今領了一千人馬,久經訓練,糧餉充足,并不認為亂民能把自己如何。
他有這個信心。
唯一不滿的就是戚金太過重視火器,而忽略兵刃,軍中使用火器者竟然達到五成。
鳥銃放射速度慢,遠不如弓箭好使。
戚金說鳥銃好練,弓箭難練。
這番理論,李如松是不以為意的。
只會躲在后方用鳥銃的士兵,遠遠比不上敢白刃戰士兵的勇氣。
他不是否決火器,而是覺得應該軍中以騎兵,步兵敢戰為重,火銃為輔,戰爭的勝利,最終還要靠接敵。
他重士兵勇氣,戚金重士兵陣勢。
這個百年為節點漸變革的時代,李如松并沒有認為自己錯了。
常常和戚金爭執。
略過這些不滿,軍事為重,李如松不會使性子胡來。
先是命了一百戶出,再命一百戶出,等收到消息,兩百人已經過險地結陣以待,隨后才命全軍出動。
等軍隊單人成列,艱難度過險地時。
山林里鑼鼓熏天,弓銃齊放。
在常人無法落腳的陡坡懸石,亂民們腳底生根一般,穩如松柏。
“嗚~嗚~嗚”
左右都是亂民殺出,敵方占據高地,有亂民往下射箭,無處可躲,明軍大亂陣腳。
“結陣。”
李如松知怨恨斥候于事無補,大聲嘶吼,各將官也催促士兵。
地形陡折,一個人都難站穩腳跟,何況幾人站到一起,始終無法結成陣型。
手持鳥銃的士兵,胡亂放了一槍,高處的箭矢就射了下來,眾人紛紛找地方躲,卻如何能躲。
前方山頭傳來的動靜,戚金已聽到,不用眼看,只聽聲,連老卒都知道前軍危矣。
必須接應,否者前軍必然覆沒。
雖然李如松常常在軍中跟他頂撞,軍中潛規則他也懂,但是他不會用這等劣招。
“將軍,不可去。”
一個老將拉住戚金。
李安國無言,地利太險,士卒無法齊出,戚金如果不率部接援,也無話可說。
“吾如何能見同袍遇險而不救?”
“誰又知道還有沒有埋伏?這些亂民實在是神出鬼沒,我等大軍亂了陣型,再有埋伏,恐全軍覆沒矣。”
“應求援,等大部來接應。”
“言之有理,但是不可不救,吾領余部去救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江市|
大化|
永年县|
南川市|
怀安县|
成安县|
富源县|
九寨沟县|
阿瓦提县|
墨脱县|
电白县|
中方县|
章丘市|
明星|
留坝县|
武穴市|
伊春市|
汝城县|
花莲市|
分宜县|
朔州市|
高陵县|
南康市|
卓尼县|
沙雅县|
桂平市|
积石山|
界首市|
北川|
玉环县|
绩溪县|
三门峡市|
乐安县|
岗巴县|
中卫市|
定西市|
庆城县|
东乡族自治县|
于都县|
米林县|
日喀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