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探班-《光影大玩家》
第(3/3)頁
程玉安特意去了張一謀的《鄉土》劇組。
與其說是去探班《鄉土》,不如說是去考察《山海情》。
《山海情》的靈感就是從《鄉土》這個片段來的。
當初《鄉土》籌備的時候,公司覺得這么個故事只拍一個二十分鐘的電影片段太可惜了,所以就動了拍成長篇電視劇的念頭。
《山海情》已經立項開始籌備,但拍攝還沒這么早。
《山海情》和《鄉土》基本用一套拍攝班子,只不過前者目前還在擴充劇本。
張一謀已經很久沒碰農村題材了,但手一點都不生。
大西北農村在他的鏡頭下有一種別樣的美感,當程玉安到達劇組時,正好碰上劇組中午放飯。
“來的巧嘿。”程玉安笑道,“一來就有飯吃。”
程玉安老實不客氣地坐下吃飯。
飯畢,程玉安和張一謀在一旁聊拍攝的事,張一謀還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總導演,他可不是拍完自己的《鄉土》就完事了。
“七個片段,就您一個農村題材?!背逃癜餐虏鄣?,“還全西北方言,真是‘土的掉渣’了。”
“也還好,聽著親切?!睆堃恢\笑道,接著問他劉一菲劇本讀得怎么樣了,“我拍完《鄉土》就要回京城組織劇本圍讀了。”
“您放心,我看著呢,錯不了。”程玉安打包票。
張一謀有一點比開歌導演強,他脾氣好,沒開歌導演那么犟。
換句話說,張一謀能聽進別人的話。
他要拍扶貧題材,拍農村,就真的去當地農村考察,去問當地的老人以前是什么樣,去拍很多照片,做很多資料還原當時農村的貧困狀態。
在張一謀的鏡頭下,《白晝流行》那樣文人臆想出來的貧困農村模樣是不存在的。
當時吃什么飯,用什么碗,張一謀的團隊都會盡量還原出來。
程玉安在《鄉土》劇組待了一天,不光看了張一謀的拍攝,還看了后面《山海情》的劇本大綱。
從劇組回到京城后,程玉安繼續投入到工作中,自不多說。
我在想要不明天完結吧,這幾天寫得特別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