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秦漢之際-《中國史綱》
第(1/3)頁
第一節 陳勝之起滅
二世皇帝元年七月,在舊楚境的蘄縣大澤鄉停留著附近被征發去防守漁陽的閭左兵九百人。適值大雨,道路不通。這隊伍已無法如期達到指定的處所。照當時的法律,將校誤期,要被處斬。有兩位下級將校陳勝和吳廣,便秘密圖謀免死的辦法。他們想當今的二世皇帝并不是依法當立的,當立的乃是公子扶蘇,百姓多稱贊他的賢惠,卻不知道他已死;又從前楚國最后抗秦而死的名將項燕,親愛士卒,很得民心,民間傳說他還活著,假如冒稱扶蘇項燕起兵,響應的必定很多。他們去問卜,卜者猜到來意,連稱大利;最后并說道:“你們何不再向鬼神占卜一下?”二人會意。
不幾天,兵士買魚,忽然在魚肚里得著一小卷絹帛,上面寫著朱字道:“陳勝王”。晚間兵士又忽然發現附近樹林中的神祠有了火光,同時怪聲從那里傳來,像狐貍作人語道:“大楚興,陳勝王。”這種怪聲每每把兵士們從夢中驚醒。從此他們遇到陳勝每每指目著他竊竊私語。
有一天統領官喝醉了酒,吳廣在旁,出言特別不遜。統領官大怒,鞭了他一頓,又把劍拔出。吳廣素來很得兵士心,在旁的兵士都替他不平。他搶過了劍,把統領官殺掉。陳勝幫著他,把另外兩個將官也結果了。陳、吳號召軍中,大意說道:“你們因為大雨,已誤了期,誤了期就要處斬。即使不處斬,去戍守長城,也是十有六七要死的。大丈夫不死便了,死就要成個大名。王侯將相難道是有種的嗎?”在全軍喧豗應和之下,陳、吳二人以扶蘇和項燕的名義樹起革命的旗幟。軍士袒著右臂,自號大楚。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
旬日之間大澤鄉、蘄縣、陳城和附近若干縣城,皆落在革命軍之手。而革命軍在進攻陳城之時已有車六七百乘,騎千余,步卒數萬人了。陳城在戰國末年曾一度為楚國都,革命軍即以此為根據地。先是魏遺民大梁名士張耳、陳余為秦廷懸賞緝捕,變姓名隱居于陳。陳勝既入陳,二人進謁。是時陳中父老豪杰正議推陳勝為王。二人卻勸陳勝暫勿稱王,而立即領兵西進,同時派人立六國王室之后,以廣樹秦敵,使秦的兵力因敵多而分散,因分散而薄弱,然后乘虛入據咸陽,以號令諸侯,諸侯感再造之德,必然歸服,如此則帝業可成。陳勝不聽,遂受推戴為張楚王,都于陳,以吳廣為“假王”(假有副貳之意)。
自陳勝發難后,素日痛恨秦吏的郡縣,隨著事變消息的傳到,紛紛戕殺守長,起兵響應。特別是在舊楚境內,幾千人成一伙的不可勝數。陳勝遣將招撫略地,分途進取。舉其要者,計有六路:(1)符離人葛嬰略蘄以東;(2)陳人武臣及張耳、陳余略趙地;(3)魏人周巿略魏地;(4)吳廣西擊滎陽;(5)陳人周文(為一卜者,故項燕僚屬)西進,向函谷關;(6)铚人宋留取道南陽向武關。
葛嬰至東城,立襄強為楚王,后來聞得陳勝已立為張楚王,乃殺襄強,歸陳復命,陳勝誅之。
武臣到邯鄲即自立為趙王,分命張耳、陳余為將相。陳勝聞訊大怒,把三人的家屬拘捕,將加誅戮,繼而聽了謀士的勸諫,又把他們遷到宮中,而派人去給武臣等道賀,并請他們速即進兵關中。他們哪里肯聽,卻派韓廣去略取燕地。韓廣至燕,旋即自立為燕王。
周巿定了魏地,東進至齊,時齊王室之后田儋已自立為齊王,以兵拒之,巿軍敗散,還歸魏,魏人推戴他為王,他不肯,卻要立魏王室之后魏咎,時咎在陳勝軍中,巿派人迎之,往返五次,陳勝才答應放他赴魏。
武臣之立在八月,韓廣、田儋之立在九月。周文軍越過函谷關到達戲亦在九月。戲離咸陽不到一百里,而此時周文的軍隊已增加到兵卒數十萬、車千余乘了。東方變亂的真情,趙高一直瞞著二世,到這時已瞞不住了。可是秦廷有什么辦法呢?帝國的軍隊幾乎盡在北邊和南越,急猝間調不回來,咸陽直是一座空城,只得赦免在驪山工作的刑徒,并解放奴隸所生的男子,派章邯帶去應戰。周文軍來勢雖盛,卻經不起章邯一擊便敗走出關,章邯追至澠池,又大破之。周文自刎死,其軍瓦解,這是二世二年十一月的事(秦以十月為歲首,二年十一月在是年正月之前,下仿此)。
章邯乘勝東下。先是吳廣圍滎陽不下,其部將田臧等私計,秦兵早晚要到,那時前后受敵,必無幸理,不如留少數軍隊看守住滎陽,而用全部精兵去迎擊章邯。他們認為吳廣驕不知兵,不足與謀,假托陳王的命令把他殺掉,并把他的首級傳送至陳。陳王拜田臧為上將,并賜以楚令尹的印信。田臧迎擊章邯于敖倉,一戰敗死。章邯進擊至陳西,陳王出監戰,軍敗遁走,他的御者某把他殺掉,拿他的首級去投降。這是十二月的事。
陳勝,字涉,少時在田間做工。有一次放下鋤頭嘆氣癡想了許久,卻對一個同伴說道:“有一天我富貴了,定不會忘記你。”那位同伴笑道:“你做長工,怎樣富貴法?”后來陳勝做了張楚王,這位同伴便去叩閽求見,閽人幾乎要把他縛起來,憑他怎樣解釋總不肯給他傳達。他等陳勝駕出,攔路叫喊,陳勝認得他,把他載歸宮里。他看見殿堂深邃,帷帳重疊,不禁嚷道:“夥頤!涉大哥為王!沉沉的!”楚人叫多為夥頤。由此“夥涉為王”,傳為話柄。這客人出入王宮,洋洋自得,談起陳勝的舊事,如數家珍。有人對陳勝說:這客人無知妄言,輕損王威,陳勝便把他殺掉。由此陳勝的故舊盡皆退避。
宋留已定南陽。南陽人聞陳勝死,復叛歸于秦。宋留既無法入武關,東還至新蔡與秦軍遇,解甲投降,秦又把他解到咸陽,車裂示眾。
章邯既破陳勝,進擊魏王咎于臨濟,圍其城。六月,齊王田儋救臨濟,敗死。同月魏咎自殺,臨濟降于秦。其后儋子巿繼立為齊王,咎弟豹繼立為魏王。
第二節 項羽與巨鹿之戰
項燕的先人累世做楚將,封于項,因以項為氏,而家于下相。項燕有子名項梁,梁有侄名項籍,字羽。項羽少時學書寫,不成,棄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責他。他說:“書寫只可以記姓名罷了,劍是一人敵,也不值得學,要學萬人敵!”項梁于是教他兵法。他略通大意,再不深求。項梁曾因事殺人,帶著項羽,逃匿于吳(今吳縣,秦會稽郡治),吳中名士大夫都奉他為領袖,遇著地方有大徭役或大喪事,每請項梁主辦,項梁暗中用兵法部勒賓客子弟,因此他的干才為人所知。項羽長成,身材魁岸,力能扛鼎,尤為吳中子弟所敬畏。
二世元年九月,會稽郡守和項梁商議起兵響應陳勝,打算派項梁和某人為將,是時某人逃匿山澤中。項梁說,只有他的侄子知道某人所在。說完,離座外出,對項羽囑咐了一番,又走進來,請郡守傳見項羽,使召某人。項羽進見后,項梁向他使個眼色,說道:“可以了!”項羽拔劍,砍下郡守的頭。項梁拿著郡守的首級,佩了他的印綬。項羽連殺了好幾十人,闔署懾伏聽命,共奉項梁為會稽守。項梁收召徒眾,得八千人。項羽為裨將,時年二十四。
二世二年二月項梁叔侄率兵渡江而西。先是廣陵人召平為陳勝取廣陵不下,聞陳勝敗走,秦兵將到。渡江至吳,假傳陳勝之命,拜項梁為上柱國。項梁一路收納豪杰,到了下邳(今江蘇邳縣)已有了六七萬人。離下邳不遠,在彭城之東,有秦嘉所領的一支義軍,奉景駒(舊楚貴族景氏之后)為楚王。是時陳勝的下落,眾尚不知。項梁聲言秦嘉背叛陳王擅立景駒大逆不道,即進擊之。秦嘉敗死,軍降,景駒走死。
既而項梁得知陳勝確實已死,乃從居巢老人范增之策,訪得楚懷王之孫(名心)于牧場中,立以為王,仍號楚懷王,都于盱眙(安徽今縣),項梁自號武信君。這是六月的事。
自四月至八月間,項梁軍叔侄與秦軍轉戰于今蘇北、魯南及豫東一帶,連獲大捷。項梁由此輕視秦軍,時露驕色,部下宋義勸諫他道:“戰勝而將驕卒惰乃是敗征;現在士卒已漸形怠懈,而秦兵日增,大可憂慮。”項梁不以為意。九月章邯得到關中派來眾盛的援兵之后,還擊楚軍,大破之于定陶,項梁戰死。
章邯破項梁軍,認為楚地無足憂慮,乃渡河擊趙。先是趙地內亂,武臣被殺,張耳、陳余訪得趙王室之后趙歇,繼立為趙王,居信都。章邯入邯鄲,遷其民于河內,夷其城郭。張耳與趙王走入巨鹿城,章邯使王離圍之,而自軍于巨鹿南。陳余北收兵于常山得數萬人,軍于巨鹿北。巨鹿城被圍數月,糧乏兵單,危在旦夕,求援于陳余,而陳自以力薄非秦敵,按兵不肯動。
項梁死后,楚軍集中于彭城附近,懷王亦移節于彭城。巨鹿圍急,求救于諸侯,懷王擬派兵赴之。宋義自預言項梁之敗而中,以知兵名于楚軍。懷王召他來籌商,聽了他的議論,大為贊賞,派他為援趙軍的統帥,稱上將軍,以長安侯項羽為次將軍,范增為末將。宋義行至安陽(河南今縣),逗留四十六日不進,項羽主張急速渡河,與趙軍內外夾擊秦軍。宋義卻主張先讓趙秦決戰;然后秦勝則乘其疲敝而擊之,秦敗則引兵西行,乘虛襲取咸陽。于是嚴申軍令,禁止異動。宋義派其子某為齊相,大排筵席為其餞行。是時歲荒糧絀,又適值天寒大雨,士卒饑凍。項羽昌言軍中,責備宋義但顧私圖,不恤士卒,不忠楚王。一天早晨,項羽朝見宋義,就在帳中把他的頭砍下,號令軍中;說他通齊反楚,奉懷王令把他誅戮。諸將盡皆懾服,共推他為“假上將軍”。項羽使人報告懷王,懷王就派他代為上將軍。自殺了宋義之后,項羽威震楚國,名聞諸侯。
項羽既受了援趙軍統帥之任,立即派二萬人渡河救巨鹿,先鋒連獲小勝,陳余又請添兵。項羽于是率全軍渡河。既渡,鑿沉船只,破毀釜甑,焚燒房舍,令士卒每人只帶三日糧,示以決死無歸還之心。既至巨鹿,反圍王離,九戰秦軍,絕其糧道,大破之,王離被虜,其部下要將或戰死或自殺。這是二世三年十二月的事。先是諸侯援軍營于巨鹿城外的,不下十幾個壁壘,都不敢出戰。及楚軍開始進攻,諸侯軍將領皆從壁上觀看。楚兵無不以一當十,吶喊聲動天地,諸侯軍士卒無不心驚膽震。項羽既破秦軍,召見諸侯軍將領,他們將入轅門,個個膝行而前,不敢抬頭瞧望。于是項羽成了聯軍的統帥,諸侯軍將領皆隸他麾下。
是時章邯尚軍于巨鹿南,外見迫于項羽,內受二世的責備,又見疾于趙高,陷入進退維谷之境。陳余乘機投書給他,說道:
白起為秦將,南征鄢郢,北阬馬服(馬服謂趙將馬服君趙奢之子括,此指長平之戰),攻城略地,不可勝計,而竟賜死。蒙恬為秦將,北逐戎人,開榆中地數千里,竟斬陽周。何者?功多,秦不能盡封,因以法誅之。今將軍為秦將三歲矣,所亡失以十萬數,而諸侯并起,滋益多。彼趙高素諛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使人更代將軍,以脫其禍。夫將軍居外久,多內隙,有功亦誅,無功亦誅。且天之亡秦,無愚智知之。令將軍內不能直諫,外為亡國將,孤特獨立,而欲常存,豈不哀哉!將軍何不還兵,與諸侯為縱,約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稱孤,此孰與身伏鐵質、妻子為戮乎?
章邯得書,心中更加狐疑,秘密派人和項羽議降。議未成,項羽連接進擊章邯軍,大破之。章邯遂決意投降。項羽以軍中糧絀許之。二世三年七月,章邯與項羽相會于洹水南殷墟上(即今安陽殷墟),立盟定約。章邯與項羽言及趙高事,為之淚下。
第三節 劉邦之起與關中之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山县|
昌江|
揭阳市|
赣州市|
房产|
微山县|
乐至县|
轮台县|
河南省|
沙湾县|
达尔|
通渭县|
灵丘县|
克拉玛依市|
襄汾县|
黎川县|
金山区|
长治县|
股票|
越西县|
武邑县|
兴文县|
无为县|
泾川县|
龙南县|
澎湖县|
南川市|
万年县|
江华|
绵阳市|
盈江县|
长岭县|
曲松县|
康保县|
开封县|
团风县|
静宁县|
双辽市|
夏邑县|
绵竹市|
澎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