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背地罵人有禮貌-《李治你別慫》
第(1/3)頁
李欽載在百濟國時,與劉仁軌其實相處得不錯。
當他造出三眼銃時,能清楚地看到劉仁軌眼里的激動之色,以及對大唐棟梁之才的敬意。
以長輩的姿態聊了很久,也說過老一輩的恩怨不牽扯晚輩。
誰知李欽載剛回到長安,遠在百濟國清剿余孽的劉仁軌參劾奏疏便跟了過來。
你安安靜靜指揮打仗不好嗎?
在百濟國與劉仁軌接觸過后,李欽載大概清楚了劉仁軌的性格。
劉仁軌參劾他并沒有別的目的,純粹是為了正義,人家的眼里是真摻不了沙子,只要是違法亂紀就參劾,不管你是什么人。
當年李勣夠顯赫了吧,東征高句麗時只是默許將士搶掠屠城,回到長安被劉仁軌參了整整一個月,參得李勣欲仙欲死。
沒想到多年以后,劉仁軌又參上了李欽載,李家三代都沒放過。
李欽載無所謂,回到長安后與李治聊過,他已知道了李治的底線,反正不管怎么懲罰,至少李治不會殺他。
很慶幸有滅國之功傍身,若那一戰敗了,李欽載脖子上的腦袋可就真不怎么穩當了。
長安朝堂奏疏如雨,甘井莊的李欽載卻巋然不動。
只要死不了,就不算大事。
洗去滿身硝煙味,日子突然平靜下來。
李欽載恢復了以往懶散旳生活節奏,日上三竿才起,迷迷瞪瞪吃完飯便無所事事四處閑逛。
甘井莊今年田地里的收成有點懸,時已夏至,莊子里很多田地都沒播種,任其荒蕪,而且種上的麥子長勢有點弱。
李欽載有點擔心,問了莊子里的老農戶才知道,今年確實懸了。
一來年初臨時征召老兵入伍,莊子里很多青壯勞力全趕赴百濟戰場,戰事耽誤了春播,導致許多人家無勞力可用,沒搶過春播的時間。
二來今年開春后便沒下過雨,關中大旱,灌溉田地的水都是莊戶們一擔擔挑來的,地里缺了水,莊稼自然生長不良。
雖沒到秋收時節,但莊子里已經有人預見了今年的收成,一個個愁眉苦臉。
李欽載當即給長安的李勣寫了封信,詳細說了今年莊子里的境況,并做主今年減免租賦,將這個決定告訴莊戶們后,莊子里的農戶們這才稍微松了口氣。
對此事留了心,李欽載又打聽了一下渭南縣附近莊子的情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