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一批即將火熱接檔的七部精品大作,都是專業的制作團隊出品的,質量是自然不用說,花生網以一口價的形式買下網絡獨家播放權,經過商談,一部劇1500萬,然后再根據用戶條款協議,1500萬中抽成7%,也就是出品方再支付大概100萬的樣子,算是交“花生稅”了。 去掉一系列的制作成本,一部劇的稅前收益約500萬,但這只是一部作品的單個盈利點,影片要是大賣了,各種周邊也是收益多多。 不過,這七支團隊還是相對吃虧了些,比如出品內容,網劇不能賣電視臺,電影也不能送線下院線去放映,要知道,電影院絕對是收益大頭,回報率簡直不可想象,用幾百萬就能制作出堪比好萊塢工藝的大制作,那是血賺不虧,以后視覺疲倦了不好說,但是現在,絕對的血賺。 要知道,現在的電影票房,沒個10+億級別都不好意思說大賣,光是想想就讓無數的制作團隊窒息。 跟搶錢沒什么區別啊。 這幾個團隊是甘愿吃虧的,為的就是換取一份先導入場券和更好的通道,以后是獨立制作的時代,以后不用看各大制片商投資人的臉色了。 但還是要看人臉色啊,沒辦法,花生網以后相當于就是新東家了,得混熟了才行呀。 凡是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花生網現在需要內容進行擴張,新接檔的內容依舊是免費,但卻由此獨家播放,為了從其他視頻網站搶用戶、搶流量。 這個時候自然是跟未來的新東家結下善緣,為抱大腿投以桃之,以后有的是大頭可賺,何必著眼當下的蠅頭小利。 …… 隨著意想設備售賣出去,花生網的內容瞬間充實了起來,不少的視頻作者號爭相發布著短視頻,這些不用送審,屬于網站自審,然后直接上線即可。 觀眾們幾乎一夜之間發現花生網多處了無數的新鮮短視頻內容,絕大多數視頻作者號的背后都有一個運營團隊,他們都想在這片肥沃土地上率先完成“搶灘登陸”,率先打出名氣。 從扎堆冒出來的各種短視頻也可以預測這個新興平臺的未來,對于許多內容制作者而言必定是競爭激烈的。 一些資本不足、名氣不大的,他們很清楚,未來的花生網,一定是內容浩如煙海,完全可以參考隔行的小說網起點。所以你要是沒名氣,又得不到網站的青睞推廣,在以后內容付費的大趨勢之下,沒人看你的作品根本就賺不到錢,更別說能在線下院線渠道放映了,那么多作品憑什么輪到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