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個月后。 津門。 津門是一個好地方,好就好在這里的煙火和市井氣息,頗有顏色。 在這腐朽的世代里,各地都有各地的顏色。 津門的顏色或許就是鮮活。 天一大早,小河神郭得友就拿著幾角銀毫,站在酒柜前頭沽酒。 別看郭得友還沒有柜臺大,可是他的名氣已然不小,他本人滴酒不沾(還沒十歲的娃子也確實沒法喝酒),可他的師父老河神最愛喝一口。 沽完了酒,小河神靈活的躲開了街上婆子們罪惡的雙手——伸向他臉蛋和小雀兒的手,嬉皮笑臉的回到了龍王廟里,打算見機行事。 師父在呢,他就練功。 師父不在呢,他就去睡覺。 一般時節,他師父老河神早就回到龍王廟,督促他練功,可是偶然也有師父不在的時候,那個時候,郭得友就開心的不得了。 他就可以偷懶了。 他和他師父郭淳,在津門被稱作河神,那都有真本事的奇人。 在津門,有真本事的人,才會被人喝彩,當做角兒來捧。 就像名震南北的唱戲角兒,多少是從津門唱出的名堂。 他們有本事,就被人捧著,愛著,從津門出了名兒,被念叨十幾年,人們說起來,他們還是會豎起大拇指,自豪的接一句:“嗨,那誰誰誰,就是從爺們這兒出了名的”。 要是這人,有名氣沒本事,那遲早都是被人喝倒彩,丟雞蛋,掛在恥辱柱上唾棄幾十年的貨。 小河神、老河神能夠在狠人林立的漕運碼頭站穩了腳跟,一身的本事,那是硬得不能再硬! 老河神名振天津衛,靠的是兩手絕活。 一手屏息靜氣,潛在了水面底下,這老小河神都能待上半宿,以非人力可為。 這已經不能算是絕活。 這算是神跡了。 光是這一手絕活,郭得友的師父郭淳只能說能吃河里的飯,還不能被人稱作河神。 他被稱作河神,是因為他還有另外一手神乎其神的技藝。 點煙辨冤。 一口煙下去,老河神郭淳就能溝通陰陽,查明尸體冤情,這個手藝,在津門也快是獨一無二了。 就連當地的捕頭查不出來案子,也要找老河神幫忙。 官方認證的手藝,怎么能不吃香? 郭得友回到龍王廟,看到老河神沒回來,嘿嘿嘿的笑。 小孩兒嘛,沒人約束,自然怎么歡喜怎么來。 郭得友沒見師父,就躺在床上睡回籠覺去了。 一般而言,快到中午,早上出去的老河神就會回來,叫他泡藥浴,手里時不時還會帶著燒雞,豬肘子之類的東西給小河神開開葷。 誰知道今天,事情出了差錯。 直到中午,老河神還沒回來。 小河神餓的受不了,只好偷偷摸摸去找青梅竹馬小神婆,看看能不能尋摸一口吃的。 至于說老河神呢? 老河神今天在漕運商會里頭。 老河神大中午的,就站在漕運商會的書房里頭,面沉似水,一口一口的抽著旱煙。 整個屋子里面都充滿了沉悶的氣氛。 三桿老煙槍都在書房里面吞云吐霧,沒人去開窗子,他們都心煩意亂。 老河神抽完了一袋子旱煙,這才說道:“你們說的事情,都查驗清楚咯? 不對啊,當年的事情,我們三個人親眼看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