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家都想看,李悠然當然也不介意與眾人分享。 待會兒時不時的拍些照片發(fā)到群里吧。 繼續(xù)剔竹枝。 剔完之后,又再找了一根差不多大小的竹子。 同樣砍倒剔枝,然后將兩根竹子放到肩上,抗回家。 兩根竹子不知道夠不夠? 不夠的話再去砍就是了。 準備開工。 先在群里說一聲。 于是,李悠然彎刀、鋸子等工具,放到兩根竹子旁邊,又拍了一張照片發(fā)到群里。 并且說道:“準備開工咯!” 群里很熱鬧。 董易:“哈哈哈!悠然老弟,可以!看這架勢倒是像模像樣的?!? 梁成:“我以前也接觸過竹編。悠然老弟這兩根竹子選得感覺挺不錯的。” 蕭雨:“老板,加油!等著看你的成品。” 某客人:“竹編背篼經(jīng)??吹?。但還從來沒見過編制的過程。老板要多分享一些過程??!” “……” 李悠然打算編個背篼,這種工具的用處,比籮篼還大。 下地收獲作物、去割草等行為時,都會背個背篼。 去街上趕集,往往也會背個背篼。 背篼的編制方法和籮篼差不多,但相對而言要稍微簡單一些,細節(jié)要求可以不用那么高。 所以,李悠然打算編個背篼試手。 能不能成功不知道,先嘗試吧。 他當然也可以編個柵欄試手,但那太簡單了,沒什么挑戰(zhàn)性。 還是要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才好。 開工。 先用鋸子將竹子按照需要一節(jié)一節(jié)鋸好。 兩米左右長的竹子,需要三節(jié)。 這三節(jié)竹子將被劈開,分為寬度為兩厘米左右的竹塊。 這些竹塊將作為背篼的篼骨,非常重要。 剩下的竹子長度就隨意了,三、四米,四、五米,甚至更長都可以。 這些竹子將劈開成為編篾,寬度在五毫米左右。 編篾需要將竹青和竹黃分開,用竹青部分,也就是青篾作為編篾。 長度越長,操作難度越大。 村里楊志軍、李民等手藝精湛的匠人,他們用的編篾可以五、六米,六、七米長,甚至更長。 李悠然沒那手藝,他整個三米左右長就行了。 就這點長度,操作起來都頗為困難。 先整簡單的。 先將三節(jié)兩米左右長的竹子,劈開分為寬度為兩厘米左右的竹塊。 這個難度不大,李悠然很快就劈好了。 然后就是劈編篾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