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愣過之后,阮行說道:“主編,怎么這樣說?因為這是一種創新嗎?” 秋山笑笑,說道:“不是。因為白猿在歷史上是有典故的。白猿,又稱白猿公,是古代傳說中,善于使劍之人。” 阮行聽后心里一驚,竟然還有這種說法?自己完全沒有聽說過啊! “主編,真有這樣的說法嗎?”阮行問道。 秋山點頭,“當然。在《吳越春秋》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勾踐十三年,有一越女將北見于越王,道逢老翁,自稱袁公,問越女:吾聞子善為劍術,愿一觀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隱,唯公試之。 于是,袁公即跳于林竹,槁折墮地,越女即接末,袁公操本以刺越女,女應節入,三入,因舉枝擊之,袁公即飛上樹,化為白猿,遂引去。’” 原來真有典故。 阮行再一次變得激動。 這一段記載的意思很好理解。 就是說,有一越女要去覲見越王,在路上遇到一個自稱為“袁公”的老翁。 袁公說他聽聞越女非常善于使劍,今天想要見識一下。 越女表示那就請袁公試上一番。 于是,兩個人以樹枝作劍,開始比劍。 袁公攻擊了越女三招,越女不僅守住了袁公的三次攻擊,還還擊了袁公一招。 袁公見越女劍術果然不錯,便飛身上樹,化作白猿而去。 知道了這樣的典故之后,阮行十分激動,又有些慚愧。 原來,逍遙子之所以設定“白猿授劍”,是真有道理的。 自己孤陋寡聞不知道逍遙子指的是什么道理,還自以為是的認為,逍遙子其實沒什么道理,只是跟自己說有道理而已。 慚愧啊! 辛虧有主編及時給他點明。 不然,以后怕是要在逍遙子面前丟人現眼了。 阮行暗自慶幸,感激道:“多謝主編將這個告訴我。《吳越春秋》這本書我倒是知道,但真不知道里面還有這樣的記載,真是慚愧。還是主編見多識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