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不虞之譽和求全之毀-《莫若相逢于江湖》

    金庸

    《文匯報》編輯部:

    接奉傳真來函以及貴報近日所刊有關稿件,承關注,及感,茲奉專文請指教:

    一、王朔先生發表在《中國青年報》上《我看金庸》一文,是對我小說的第一篇猛烈攻擊。我第一個反應是佛家的教導:必須“八風不動”,佛家的所謂“八風”,指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四順四逆,一共八件事,順利成功是利,失敗是衰,別人背后誹謗是毀,背后贊美是譽,當面贊美是稱,當面詈罵攻擊是譏,痛苦是苦,快樂是樂。佛家教導說,應當修養到遇八風中任何一風時情緒都不為所動,這是很高的修養,我當然做不到。

    隨即想到孟子的兩句話:“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有時會得到意料不到的贊揚,有時會遭到過于苛求的詆毀。那是人生中的常事,不足為奇。“人們隨隨便便,那是他的品格、個性,不必重視,不值得去責備他。”這是俞曲園的解釋,近代人認為解得勝過朱熹。)我寫小說之后,有過不虞之譽,例如,北師大王一川教授他們編著的《二十世紀小說選》,把我名列第四,那是我萬萬不敢當的。又如嚴家炎教授在北京大學中文系開講“金庸小說研究”,以及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舉行“金庸小說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國際會議,都令我感到汗顏。王朔先生的批評,或許要求得太多了些,是我能力所做不到的,限于才力,那是無可奈何的了。

    二、“四大俗”之稱,聞之深自慚愧。香港歌星“四大天王”、成龍先生、瓊瑤女士,我都認識,不意居然與之并列。不稱之為“四大寇”或“四大毒”,王朔先生已是筆下留情。

    三、我與王朔先生從未見過面。將來如到北京耽一段時間,希望能通過朋友介紹而和他相識。幾年前在北京大學做一次學術演講(講中國文學)時,有一位同學提問:“金庸先生,你對王朔小說的評價怎樣?”我回答說:“王朔的小說我看過的不多,我覺得他行文和小說中的對話風趣幽默,反映了一部分大都市中青年的心理和苦悶。”我的評價是正面的。

    四、王朔先生說他買了一部七冊的《天龍八部》,只看了一冊就看不下去了。香港版、臺灣版和大陸三聯書店版的《天龍八部》都只有五冊本一種的,不知他買的七冊本是什么地方出版的。我很感謝許多讀者對我小說的喜愛與熱情。他們已經對我太好了,也就是說,上天已經對我太好了。既享受了這么多幸福,偶然給人罵幾句,命中該有,不會不開心的。

    原載于《明報月刊》一九九九年第十二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阳县| 清流县| 万盛区| 新巴尔虎左旗| 南部县| 瑞丽市| 万宁市| 沭阳县| 博客| 永靖县| 陆良县| 太仆寺旗| 凌海市| 湾仔区| 铜陵市| 江口县| 方山县| 岳阳县| 霸州市| 鹤峰县| 罗城| 贺州市| 汾西县| 绵竹市| 兴隆县| 衡山县| 柯坪县| 连平县| 枣强县| 灯塔市| 嵊泗县| 灌阳县| 梅州市| 华蓥市| 汝城县| 蓬安县| 榕江县| 玉门市| 陵水| 改则县| 贵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