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像南方的一些有錢大戶,不僅會請蒙師教授蒙學,也會另請一名老師教授經學和制藝之道。 白鹿書院是縣里的縣學,只供縣里的生員讀書,所謂生員,就是通常俗稱的秀才。因此這里是一般不會招收其余學生的。 不然以朱先生的學問,白嘉軒肯定好說歹說,讓自己的兩個兒子拜入白鹿書院,聆聽朱先生的教誨,哪里會讓徐秀才來教…… 但是隨著洋夷入侵清國,清廷也被迫在一些制度上讓步。 不少舊時的書院已經改為學堂。 比如關中四大書院之一的關中書院,其也是于誘人成為補廩膳生之后入畔之所,現今也改名為秦省第一師范學堂,不僅招收生員,也開始增設實學,只是學實學的則無須成為生員…… (入畔,《禮記·王制》:“太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宮。”太學名稱夏商周就有,但漢武帝時確立太學為最高學府,泮宮就是地方(諸侯)官學,所以這些生員入學,往往稱呼為入泮。) 滋水縣貧瘠偏遠,新學尚未改制,所以白鹿書院仍然稱為白鹿書院,可以招收一些非生員入學。 …… 剛才白嘉軒的匆匆離去,白貴立刻意識到,這應該是白嘉軒前去采買拜師的禮品。以白嘉軒的為人,采買禮品定然也會給他們備上一份。 他們并非是正式拜師,只是讓朱先生指教制藝之道,所以只需采買一些禮品就可,不用另行準備束脩之禮。 但…… 白貴可是嘗過尊師好處的。 要是沒他那五升精米和五升糙米的對比,徐秀才即使再忠于師道,但也不會不耐其煩的給他開小灶。 以徐秀才的身份,五升精米又算什么,他不缺這點衣食。 但缺的是尊敬。 “額提議,以額們身上的錢,不需要買最貴的禮品給先生,挑些筆墨紙硯,或者書籍送給先生,這也是咱們自己作為弟子的一份心意……” 白貴將一口饸饹面吞進嘴里,吸了一口熱乎乎的湯水,說道。 “這個主意不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