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日卯時,文武大臣齊聚皇宮殿前,解劍脫履,快步進殿。漢朝以官服顏色來區分文武,文著黑,武穿紅。此外,文官還頭戴黑色進賢冠,武官則是插著鶡毛的紅色鶡冠。 對于關索來說,這并不是他第一次上朝,這兩個月的歷練讓他也十分熟悉這一套流程。不過往日朝會涉及的都是一些民生、禮儀、律法、祭祀等關索并不擅長的東西,因此大多時間他都是以旁聽的身份打醬油,但今日他可不能如此。 劉禪身為一國之君,就算沒有總攬朝政,也要登殿聽事,以示莊重。在丞相諸葛亮的主持下,朝會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幾件瑣事過后,終于到了今日朝會的重頭戲,南中叛亂。由于今日的朝會是臨時增加的,因此到場的各位大臣并非毫無準備。 “陛下,我軍方才經歷荊州之戰,軍士疲敝,百姓思安,國中錢糧更是不足!”年近六旬的司空董和率先出列道,“更兼先帝喪期未滿,著實不宜此刻出兵!” “臣以為,不如先遣使前往雍闿、朱褒等人處進行安撫招降,說以利害。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實為利國利民之策!” 董和這一番話,眾多文武也是點頭稱善,看來誰都不想這個時候去第一個當主戰派。 這一點,并未出乎關索的意料。 只是歷史證明,招降實屬無用之舉,這伙叛賊的囂張已超乎眾人想象。歷史上,李嚴曾親手寫了六紙書信,勸雍闿歸降,結果雍闿就回了幾句囂張的話語打發了李嚴。 其實諸葛亮也知道招降未必有用。當日魏兵來犯之時,牂牁太守朱褒便傳出不軌的舉動,諸葛亮便命益州從事常房前去調查。而常房行事過于莽撞,直接抓了朱褒的主簿進行拷問,卻將其拷打至死。朱褒得知后大為震怒,直接領兵殺死了常房,并誣告其謀反。 但諸葛亮考慮到十數萬魏軍壓境,不能在這個節骨眼逼反朱褒,唯有按謀反罪誅連了常房的兒子們,并將常房的弟弟發配到別處,以此來安撫朱褒。 此事一直是諸葛亮心中的愧疚,但未曾想朱褒還是反了。 不過眼下確實有種種不宜出兵的理由? 諸葛亮也只有先命董和、黃權等盛名之臣寫信勸降朱褒、雍闿等人。倘若真能有一人迷途知返,便可以大大打擊叛賊囂張的氣焰? 要是能引起內訌? 更是諸葛亮愿意看到的事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