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麥肯錫給我發(fā)了offer。”一位黑卷發(fā)的猶太女學生抱著課本,對座位上的華裔青年說道。 青年身材挺拔, 穿著白襯衣,五官少見的英俊,眉眼像墨一般漆黑,他溫和地開口:“那很好。” “yan,你還要繼續(xù)讀博嗎?”她鼓起勇氣問。 她也想繼續(xù)讀下去,可經(jīng)濟條件不允許,在這個時代,能靜下心做學術(shù)的人太少了,特別是哲學這個專業(yè)。 普林斯頓大學雖然以基礎(chǔ)研究為主,沒有設(shè)立熱門的商學院,像一座復古修道院,但哲學畢業(yè)生一直很受華爾街的青睞。 班上一半的人去了投行,剩下一小半像她一樣去了管理咨詢,只有yan依然在靜靜看書,似乎沒有為未來做打算。 青年微微頷首。 她愣了愣,她知道yan半工半讀,家境并不好,即便是這樣也要繼續(xù)讀下去嗎? 青年注視著她,不知為什么,明明很溫和的一個人,在他面前總會莫名緊張,她不敢再打擾,道別后匆匆離開。 青年收好《邏輯哲學論》,向校區(qū)外走去,一輛黑色的柯尼塞格停在了他面前。 他皺了皺英挺的眉。 司機下車,恭敬地給他拉開車門。 一個三十出頭的男人叼著根雪茄,坐在副駕駛上心虛地解釋:“知道你不喜歡,可你們學校太偏了,這不是沒來得及找到便宜的車嗎?” “學校是做學問的地方。” 青年斂了斂眸。 嚴濟聽了青年的話也沒生氣,反倒熄了雪茄,忙點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