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比賽繼續。 第四場、第五場和第六場,都是南陵城的選手混戰,戰況非常激烈,觀眾看得直呼過癮,最終勝出的選手分別叫劉柏文、楊雪和王苗。 劉柏文,南陵城人,九星戰將,擁有禺強血脈。 禺強,黃帝之孫,也叫禺疆,字玄冥,大名鼎鼎的玄冥指的就是禺強,純爺們。 禺強曾經參加過阪泉之戰(黃帝vs炎帝)和涿鹿之戰(黃帝vs蚩尤),并在兩次神戰中立下赫赫功勛。 后來,禺強被黃帝封為北方神、冬神和北海之神,統領北方一萬兩千里的疆域。 說起禺強還有件趣事。 據說在遠古時期,神山蓬萊是眾天神的居住中心,圍繞著蓬萊一共分布著四座仙山,分別是:岱輿,員嶠,方壺(方丈),瀛洲。 每座神山都很高大,下周圍三萬里,山頂平地九千里,山與山之間,相距七萬里。 五座神山上住著很多天神,金殿神獸不禁其數。 但這五座神山漂浮在大海上,沒有根基。 眾天神擔心它們飄走,就給黃帝說了這件事,黃帝命令北方神禺強解決這個問題。 禺強找了十五只體型龐大的神龜馱起了五座神山。 每三頭神龜承包一座神山,分三班倒,每六萬年換一次班,五座神山就此穩定下來。 問題得到解決,禺強也得到了黃帝的重賞。 但那時有個龍伯之國,國中全是巨人,他們體型碩大,幾步就能橫跨整座大海。 一個龍伯巨人投下餌料釣了六只大神龜背回了家。 沒了六只大神龜,岱輿和員嶠這兩座神山失去了依托,一路漂流到了北極,沉沒在了大海里,億萬天神流離失所。 黃帝聽聞大怒,削減了龍伯國的版圖,縮短了龍伯國人的身材,并將他們發配到了荒蕪冰寒的北極,成了后來西方泰坦神族的祖先。 第五場獲勝者楊雪,擁有甪(lù)端血脈! 甪端,也是遠古神獸,和麒麟長得非常相似,但頭上只長了一角。 據說甪端能日行一萬八千里,通四方語言,而且只陪伴明君,專為英明帝王傳書護駕。 甪端其實是一種變異的麒麟,戰斗力自然毋庸置疑,甪端血脈也是罕見的黃金血脈,加上楊雪運氣好,對手實力一般,因而獲得了第五場勝利! 第六場的勝者是王苗,南陵城人,也是九星戰將,擁有二十二血脈。 二十二,戰神蚩尤麾下的八十一個兄弟之一。 據說這八十一個天神個個銅頭鐵額,八條胳膊,九只腳趾,食沙吞石,驍勇善戰。 二十二正是其中之一! 擁有二十二血脈的王苗展現出了無比狂暴的戰斗力,仗著一雙鐵拳,硬生生把對手轟下了擂臺。 最后是13號。 13號只有一個人,名叫柳龍,輪空晉級。 自此,7強正式誕生! 7強名單分別是:凌霄、龍鼓、軒轅楠欣、劉柏文、楊雪、王苗、柳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