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靖洋提出用工作室里的設(shè)備為義軍的兄弟們檢修一下武器。 劉泰正自然沒有任何意見,義軍兄弟們手里的槍雖然性能不錯,但畢竟使用了一些手工打造的零件,所以性能穩(wěn)定性究竟如何還很難說。 另外,他仿制出的武器可以說是他生命中最好的作品之一,現(xiàn)在好不容易遇到了一個同行,他也很想知道在同行的眼中,他的武器究竟如何? 可是陳靖洋的腦子里想的卻是另一件事——他要通過槍來查殺探子的身份! 對于任何一個叛徒來說,在自己叛變之后,還保留著叛變前的東西都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因為這很有可能讓他之后效力的主人認為他對從前的生活還有留戀,否則他為什么要留著紀念品? 歷史上所有的叛徒都恨不能跟從前的生活一刀兩斷,甚至,大部分的叛徒為了奪得新主人的歡心,還會對從前的同事下死手! 那么,陳靖洋在21世紀時看到的那把被保留下來的槍,就非常有意思了。 一個叛徒為什么要冒著巨大的風險保留下這樣一樣敏感的東西? 而且,陳靖洋看到那把槍的時候,槍被保存的非常好。說明他的主人非常珍惜這把槍。 這些都足以說明,那把被保留下來的槍對那個叛徒來說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只要陳靖洋能找到那把槍,他就能接近那個叛徒! 陳靖洋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更不用說,他還曾經(jīng)仔仔細細的觀察過那把槍。他記得那把槍的每一個細節(jié)。 槍上的很多東西都是后來的歲月留下的,還有一些東西是可以被仿制出來的。 唯獨有一樣東西! 這個東西可以說是這把槍的指紋,也是他最為獨一無二的地方之一。 那就是槍的護木! 陳靖洋清清楚楚的記得,那把槍護木上年輪的形狀,只要再讓他看到那一圈圈的年輪,他絕對能一眼就認出那把槍! 一切都進展的非常順利。 義軍之中沒有人懷疑陳靖洋的真實目的。 劉泰正也在仔仔細細的盯著陳靖洋的舉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