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校場論槍-《漢靈昭烈》
第(2/3)頁
“那位羅藝生于隋唐,雄于初唐,而彼時也正是我中土兵鋒最盛之時。”柳如煙道,“為將者智勇雙全,為兵者驍勇善戰,兵鋒所向,蠻夷無不披靡。據家師所言,昔日唐兵之勇,較之強漢之時的“一漢敵五胡”更甚,其勇不僅在器,亦是在人。”
“煙兒之意,是勇氣之別?”武松眉頭一皺。
“正是。”柳如煙接著道,“若是奴家沒有猜錯,昔日羅藝所部以投槍殺敵,騎兵在投槍之后,還會繼續沖殺,而如今的宋軍又有幾人有如此勇氣?尤其是面對金人鐵騎時。”
“是啊,柳女俠所言極是。”呂子侯也在一旁道,“說句忤逆之言,我朝太祖雖是武將出身,可自大宋立國以來,武備之策卻是以守為主,但遇韃虜犯境,往往是據城寨而守,鮮有主動出擊。所謂兵之銳氣,怕是早喪失殆盡。”
“呂統領此言怕是藏在心中已久了吧。”武松道,“難道宋軍的勇氣真的已蕩然無存了嗎?”
“哎。”呂子侯嘆了口氣道,“二郎怕是有所不知,單以我宋軍的裝備來看,所謂勇氣怕是已日漸消彌了。”
“裝備?何以見得?”武松又問道。
“二郎可知,我宋軍所部,光禁軍就號有百萬之眾?”呂子侯道。
“有所耳聞,東京禁軍不是就有八十萬嗎?”武松道。
“可二郎怕是不知,禁軍雖有百萬,卻十之六七是以弓弩手為主,我朝選拔軍卒也先是以善射為先。”呂子侯道。
“這有何不妥嗎?”武松道,“善射者亦可殺敵。”
“哥哥,善射者固然亦可殺敵,但若是一支軍隊只會以弓弩御敵,卻不敢與敵短兵相接。久而久之,又何來勇氣?”柳如煙道,“金人之悍勇,又豈止于弓馬?”
武松默默地點了點頭。
“所以,宋軍之弱由裝備便可見一斑。”武松道,“只是其弱并非器不利,而是人無勇。”
“正是。”呂子侯道,“若單以武器裝備而言,我朝絕不亞于盛唐,甚至軍器監的工藝更勝前朝,光長槍就騎步攻守之分,只是......”
“你是說長槍嗎?”武松眼睛一亮,“難道長槍有如此多講究?”
武松突然想起來當日在商州之時,鐘老七曾言,槍乃百兵之王,還提醒過他,若是在江湖之中遇到使槍之人,務必小心。此后,他果然在相州時見識了岳飛的槍法。
“二郎若是不嫌小人啰嗦,小人便斗膽說說。”呂子侯道。
“你直管說便是。”武松道,“我部成軍未久,正是需要規制之時。長槍又是軍備必需,我等正需好好研習一番。”
“好。”呂子侯道,“本朝長槍形制繁多,長短各異,但長皆不過丈三之數,亦有步騎之分和攻守之分。”
“這丈三之長,有何依據?”武松道,“不是有一寸長一寸強之說嗎?”
“古人有云:凡兵,無過三其身,過三其身,弗能用也,而無已又以害人。”呂子侯道,“這丈三之數應是歷代兵制經驗所得,槍桿太長,過了丈三之數,則槍腰便會變弱,不可用。若是要讓槍腰不軟,則必須加粗槍桿,又不可握。故而,這丈三之長已是極限。過猶不及。”
“不過,這丈三之數也非絕對。”呂子侯又道,“據說隋唐時期盛行一種l馬槊,便有丈八之長。”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阴县|
张家界市|
图们市|
保亭|
祁东县|
兰考县|
建宁县|
平和县|
甘南县|
墨江|
台湾省|
息烽县|
报价|
彰武县|
中西区|
奇台县|
离岛区|
铜鼓县|
南投县|
建湖县|
西充县|
东丽区|
衡东县|
宣汉县|
如东县|
铜梁县|
尼勒克县|
玛沁县|
古田县|
梁平县|
浪卡子县|
城固县|
梅河口市|
灵璧县|
望谟县|
普格县|
凯里市|
元谋县|
固原市|
石景山区|
河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