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濟州之王-《漢靈昭烈》
第(1/3)頁
桃月的濟州,山花吐蕊,春意漸濃。
康王特意讓人將書案搬到了院子里。雖然此時還有些春寒料峭,但正午的陽光一照,倒也不覺得冷了。
小內侍在一邊研著墨,趙杦自己鋪好宣紙,提筆沉思了一會兒,隨即揮毫寫下了一首他最喜歡的《漁父詞》:
『誰云春色戀江南,
一片山花獨自歡。
舒慧眼,細看山,
潑墨揮毫意正酣。』
一詞題罷,趙杦頗為自得,獨自端詳了半天。
“呂班值,你以為如何?”趙杦扭頭看著小內侍。
“大王之筆真是越來越有山谷先生的神韻了。”小內侍知道趙杦一直在習練黃庭堅的書法,連忙奉迎道。
“本王問的不是書法,是這首詞。”趙杦道。
“小人哪里懂什么詩詞。”小內侍一臉惶恐,“不過,看大王今日心情大好,這詞也必定是極妙的。”
“哈哈哈。”趙杦得意地大笑起來。
來此已經月余,趙杦總算是沒有了喪家之犬的感覺。
從離了相州開始,他先是向東,又折而向南,先到大名府,后趨東平府,又來到這濟州。這一路以迂回的名義,繞著汴京兜圈子,也真是難為這位兵馬大元帥了。
盡管他如今麾下兵馬已有近十萬,但避戰依然是他的上上之策。
作為整個大宋皇室的唯一希望,趙杦當然知道自己是重要性,豈能輕易以身犯險。這不僅是汪副帥所言,他自己也是這么想的。
而為了徹底脫離險境,趙杦覺得自己已經盡力了。他不僅給二位金國元帥寫了乞降信,表明心跡,還幫助完顏宗望救出了金國七王子。為此還損失了潛伏在相州的內應。
如此賣力,金國二位大帥應該會明白自己的心意了。
不過,趙杦也知道,他如此畏戰,已經引起了麾下的很多將領的不滿。尤其那些北方的將領,看著大軍一味南撤,拋棄了自己故土和百姓,嘴上雖不便頂撞,但心里已是積怨以久。
所以,為了平息眾怒,趙杦也授權宗澤打著自己的旗號,在開德與金軍開戰。
讓趙杦沒想到的是,宗澤雖統兵不足萬人,卻在開德府連戰連捷,殺得金兵直接稱他為“宗爺爺”。
宗澤在一路進兵的同時,也給趙杦連上了幾封書信,希望趙杦以兵馬大元帥之名檄令諸道會兵汴京,勤王救駕。
按汪伯彥的所言,這個宗澤簡直太不懂事了,如何敢來教堂堂康王、兵馬大元帥行軍打仗呢?若是此番遂了他的愿,往后誰還能把大元帥當回事兒?
武將擁兵自重這件事,在大宋歷來就是禁忌,三衙和樞密院分制,將有統兵之職,卻無調兵之權,就是為防范將領擅動兵馬。
只是如今天下大亂,朝庭的中樞機構幾近瓦解。為了勤王大計,才不得已讓各路將領各自統兵,便宜行事。
眼看宗澤連戰連捷,在軍中威望漸高,甚至有振臂一呼,應者云集之勢。趙杦心里可謂是五味雜陳。
手下有如此良將,自然是好事,日后自己若能繼承大統,也需要這樣的良將。畢竟趙杦也清楚,金人狼子野心,絕不會只甘心于眼下所得,他日必會卷土重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株洲县|
筠连县|
镶黄旗|
吉木乃县|
通江县|
泗洪县|
陇西县|
克东县|
乌苏市|
五大连池市|
寻乌县|
晋宁县|
高阳县|
嫩江县|
岑溪市|
汉源县|
东明县|
襄垣县|
额尔古纳市|
德安县|
德格县|
合江县|
名山县|
鲁山县|
郸城县|
大庆市|
临江市|
友谊县|
通州区|
凤台县|
桓台县|
玛纳斯县|
荆门市|
万源市|
竹溪县|
临高县|
海丰县|
和政县|
乌兰县|
铜梁县|
岢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