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15章:文武之爭-《漢靈昭烈》


    第(2/3)頁

    “正是從公孫大娘的劍法中,張顛才悟出筆走龍蛇的絕世草書,杜工部也才有了『一舞劍器動四方』的曠世絕句。可以,文武之道,看似殊途,但于劍上卻可同歸。”

    “哦,前輩之意是說練劍和寫詩其實是相通的?”亥言道。

    無涯子又點了點頭。

    “自古劍法縱有千變萬化,不外乎虛實結合,而詩詞之妙亦在虛實相生,虛為意,實為力。有實無虛,則詩無意,味同嚼蠟,劍無神,如莽漢相爭。而有虛無實,則詩無據,乃無病呻吟,劍無根,如隔靴搔癢。”

    武松聽得云遮霧罩,而亥言卻是興致盎然。

    “知道為啥要多讀書了吧。”亥言悄悄在武松耳旁道。

    見武松沒搭理他,亥言只是一努嘴,也不計較,兀自轉向無涯子問道:“那這劍法有多少招?”

    “只有十六招。”無涯子道,“不過,每招皆蘊含諸多變化,與詩句意境相合。比如這一招:無邊落木蕭蕭下。”

    說著,無涯子隨手揀起一根竹枝,起身走到院中的一簇竹子前。只見他手脆輕抖,瞬間無數竹葉紛紛落下。

    武松心里一驚。

    原來,落下的只有竹葉,卻無半片積雪。無涯子看似隨意的揮動,卻是精準到巔毫,只把未有積雪的竹葉削落。

    武松心里道,若只論劍招之絕,自己怕也不是對手。

    “原來蕭蕭落木,其意在蕭不在木。”亥言道。

    “小師父悟性果然很高。”無涯子也是微微一驚,“只取蕭瑟之木正是此招的精妙所在。”

    “那止于劍乎?”亥言又問道。

    “劍,號百兵之君,自古讀書人習武,也多是以劍為兵器。”無涯子道,“老朽自小讀過幾本書,又好習武,所以才有此悟。只是一家之言而已,讓小師父見笑了。”

    “不過所謂文武之別,其實亦是器道之爭。”無涯子沉思了片刻,接著道,“本朝重文抑武,看似是以道馭器,以禮樂制天下。但廢器于內,卻也是自殘于外,所謂守內虛外之策實乃偏安,終有今日之禍。”

    這段話,武松聽明白了,“無器御敵,何來道,無戈止武,亦是無用之武。”武松忿忿道,“金人狼子野心,天下人盡知。”

    無涯子不由多看了武松幾眼,“好漢所言極是,無器衛道,則道將不存,無道馭器,則器必濫殺。器道若失之一,終是禍國秧民。”

    無涯子侃侃而談,滔滔不絕。一時間已是日過三桿。

    無涯子欲挽留二人多住幾日,但武松還惦記著和上官令之約,只得起身告辭。

    臨行之際,無涯子告訴武松,約半月之前,柳如煙有飛鴿傳書回谷,說她已決意率眾北上,意在勤王抗金。

    聞聽柳如煙北上,武松也是心里一動。

    待用過午飯,無涯子和喬黛將二人送到門外。

    “于武學之道,老朽已無可指點之處。”無涯子道,“二位不辭千里來訪,老朽別無他物,只有以此書相贈。”

    說著,無涯子從喬黛手上接過一冊書遞給了武松,武松一看,不正是那本《種兵紀要》嗎?

    原來,種師道除了把此書交于種安遠避江南之外,也抄了一本送到無涯子手中。

    “此書和好漢手中那冊無異,只是多了老朽的一些批注而已。”無涯子道,“好漢可交于那位將軍,應該有所禪益。”

    武松連忙拱手謝過。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瓯市| 泌阳县| 富顺县| 蒙城县| 内黄县| 巴塘县| 华容县| 灯塔市| 镇远县| 瓮安县| 安徽省| 舟山市| 辽阳县| 西林县| 凤城市| 兰州市| 台州市| 铜梁县| 沿河| 黎川县| 玛曲县| 同仁县| 石台县| 渝北区| 和田县| 青浦区| 花垣县| 盐亭县| 台中县| 防城港市| 苗栗县| 门头沟区| 新沂市| 龙泉市| 乐清市| 常熟市| 安庆市| 卓资县| 银川市| 济宁市| 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