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諸位愛卿,說說你們的建議。” 翌日,朝會。 嬴政直接宣布了發(fā)行國債的事情。 這個消息一出來,立刻引起了在場所有大臣的激烈討論。 “陛下,這國債說的好聽,但說到底,不過是以大秦名義,跟那些商人借錢,那商人地位低下,此舉未免有失陛下身份,臣以為不妥。” “不錯,那商人地位低賤,此舉有損我大秦國威。” “陛下,老臣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臺下出現(xiàn)了一片反對的聲音,嬴政的臉色漸漸陰沉。 這都什么時候了?這些人還在考慮面子和地位的問題。 大秦眼看要和匈奴開戰(zhàn),若是沒有足夠的糧草,大秦必然戰(zhàn)敗。 到那時,面子和地位,不過是一文不值。 嬴政從小作為質(zhì)子在趙國長大,自然懂得面子沒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但是這些大臣,卻是從小熟讀圣賢書,滿口仁義道德之乎者也。 真到了用他們的時候,又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自己好不容易找趙玄要了個可行的辦法,現(xiàn)在還沒實(shí)施下去,就遭受到這么強(qiáng)烈的反對,嬴政臉色豈能好看? “馮去疾,李斯,你二人意見如何?” 嬴政低頭俯視著,在場唯二沒有開口之人。 馮去疾乃大秦右相,李思維大秦左相,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眾多文官之首領(lǐng)。 若是連他們二人,都覺得此法不可行,那即便是嬴政也要仔細(xì)考慮。 “陛下,臣以為此法可行!” “老臣附議!” 李斯猶豫一番,最終開口贊同。 令人意外的是,平日總和李斯?fàn)庝h相對的馮去疾,這次竟也罕見的站在了同一陣線。 二人都明白,如今大秦的權(quán)利和地位,都是建立在兵權(quán)之上。 六國剛剛統(tǒng)一,若是此次征戰(zhàn)匈奴失敗,必將引來動蕩。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若連大秦都沒有了,他們這些臣子,又豈能茍活? 為了換取安穩(wěn),有時候放下身段,并不丟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