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近這幾年,自然災害頻發,不光是大明的百姓受災嚴重,韃靼人的日子也不好過。 游牧民族始終是華夏文明最大的威脅。 他們像是一戶無賴鄰居,家里過得去的時候還好,一旦生活拮據了就到隔壁大明家搶點大米,搶點白面,還總想著霸占大明的房子。 大明建國之初,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可以把這些北元余孽按在地上摩擦。 但是在土木堡之變之后的五十多年里,蒙古和大明攻守異勢,大明一直在勉力防守。 很多人搞不懂瓦剌,韃靼和元朝的關系。 在1368年的時候,元朝政權被朱元璋推翻,而那個時候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順帝并沒有死亡,而是帶著自己剩下的人馬回到了他們的老地方蒙古高原,元朝的滅亡只是結束了他們在中國統治的一次旅程。 直到1388年的時候,明朝的將領藍玉徹底地剿滅了殘元政權,蒙古帝國中的很多部落也選擇了獨立,至此蒙古帝國不復存在了。 在明朝時期蒙古逐漸分裂為瓦剌和韃靼兩個大部落。 可以理解為朝鮮和韓國的關系。 韃靼諸部首領都出自成吉思汗家族,而瓦剌首領是異姓。 它們之間經常相互仇殺。 大明在其中沒少挑撥離間使絆子,一手以夷制夷玩的賊溜。 瓦剌和韃靼也經常襲擾大明的邊關,三方時而講和時而開展。 小王子并不是指特定的人,而是韃靼部首領的稱呼,這時的韃靼部出現了一名最出名的小王子,孛兒只斤·巴圖孟克,后世稱其為達延汗。 在達延汗的帶領下,這個時期韃靼的實力蓋過了瓦剌,成為了明朝的大敵。 得到小王子大舉進犯的消息后,朱厚照絲毫不慌。 歷史上正德皇帝曾經御駕親征和達延汗親自過招,還贏了。 但是現在朱厚照還不是皇帝,談不上御駕親征。 而且朱厚照也沒打算自己去。 王守仁已經在摩拳擦掌了。 王守仁十五歲時就曾出游居庸關、山海關一月之久,縱觀塞外,那時已經有經略四方之志。 之前平貴州米魯之亂,平寧王之亂那都是在大明內部。 王守仁自幼研習兵法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痛擊明朝境外之敵。 王守仁雖然沒說話,但是用期盼的眼神看向了朱厚照。 他相信太子殿下能看懂自己的眼神。 焦芳入閣之后話語權大了許多,以前作為吏部官員不好參與軍政之事,現在焦芳作為閣臣在這種軍事上自然有了話語權。 作為太子黨的心腹之人,自然要把這份功勞留在“自己人”手中。 焦芳當即推薦王守仁率兵支援。 大臣們也沒有人質疑王守仁,王守仁一次次地證明了自己帶兵的實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