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父皇可知日本現在正是內亂的時候,彈丸之地分裂成六十多個國家,互相攻伐,混亂不堪,日本天皇大權旁落,連向我大明進貢的權利都丟了。” 弘治點頭,讓太子繼續說下去,看他想表達什么。 之前范亭的奏報中,只說太子去天津主要是為了接應日本天皇使團,弘治以為這只是太子去天津的托詞,日本是不是戰亂,日本天皇使團是否平安,弘治一點都不在意。 “父皇,這是個好機會?。 ? 弘治瞥了一眼朱厚照,意思是有話就說,有屁快放,少賣關子。 朱厚照見弘治不給自己捧哏,只好繼續訕訕地道:“我們以支持正統的理由扶植日本天皇的勢力,來撬動海禁的口子。” 弘治聽到開海禁來了興趣,說道:“嗯,太子你繼續說。” 朱厚照繼續說道:“光下旨意口頭支持沒用,咱們派兵直接幫著天皇打仗也不現實......” 弘治點頭,只是擺明立場,告訴日本各國我大明朝支持日本皇室,人家肯定不會鳥你,到時候反倒是自己丟了面子。 派兵去日本,別說朝廷大臣不允許,國庫不允許,日本人也不放心,很可能到時候日本內部團結起來矛頭一致對準大明。 “我們以提供援助的方式對日本皇室進行支持,到時候我們就能打著援助的幌子和日本進行貿易。” 弘治想了想覺得操作起來雖然有些麻煩,但是確實可行。 “日本小國寡民,物產不豐,通過對日本的貿易我們能獲得什么?” 弘治終于對朱厚照的話感興趣了,問出了第一個問題。 日本物產并不豐富,進貢的時候都是武士刀,折扇,工藝品這些,根本就沒有大明朝需要的東西,所以弘治才會有此一問。 這個時候大明朝的民族自信心爆棚,以天朝上國自居,稱呼其他國家為蠻夷,根本沒有后世的各種歐美吹,日韓吹,甚至是印吹。 大明朝幅員遼闊,物產豐富,人們都認為沒必要跟蠻夷做貿易,覺得跟蠻夷做貿易大明是吃虧的,這也是絕大多數的大明人對海上貿易不感興趣的思想出發點。 朱厚照接著說道:“首先就是一開始說的,打著援助的幌子,撬開海禁的口子,這是關鍵, 其二,日本的物產雖然不豐富,但是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金銀礦非常多,通過貿易可以完成對日本的資源掠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