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36章 天皇使團-《大明之最浪太子系統》


    第(2/3)頁

    現如今是日本的戰國時期,總面積也就相當于明朝一個省那么大的日本,分成了六十多個國家在混戰。

    日本天皇也想趁亂有所作為,在一些死忠的追隨下奪回了一些權利,在日本國內緩過來一口氣。

    今年又到了和大明朝納貢的日子,日本天皇就心思活泛地想起了自己的便宜大哥,想要通過納貢獲得大明的支持,再不濟納貢也能獲得一大筆好處。

    中國歷史上一直有所謂強漢盛唐之稱,還有疆域遼闊的元朝,但向中國稱藩納貢數量最多的卻不是這些王朝,而是看起來很低調的大明王朝。

    漢唐時期強盛時有幾十個藩屬國,而明朝竟然有一百四十多個藩屬國。

    明朝為什么這么硬核可以做到讓萬國來朝,成為歷史上藩屬國數量最多的王朝?

    第一是因為明初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明朝初年的明軍戰斗力爆表,擊敗了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大軍,把它趕回了北方大漠。

    曾經被蒙古人統治的西域很多國家紛紛獨立,這時期能夠把蒙古大軍打得無還手之力的明朝就成為這些小國的依靠對象,紛紛甘愿向明朝稱藩納貢以尋求保護。

    這種保護不僅可以調停國與國之間的矛盾,對國內想犯上作亂的亂臣賊子也是一種威懾,那些沒有得到明朝冊封認可的國王是有被洗牌的風險。

    第二就是明初大力發展海軍,鄭和七下西洋極大擴展了明朝在東南亞和印度洋的影響力。

    從公元1405到1433年鄭和率領這支海軍七下西洋,到達東南亞、印度洋、紅海及非洲東岸,掃蕩一切膽敢侵犯明軍的外國勢力,建立了一些海外基地,成為維護地區紛爭的硬核力量。

    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國家紛紛向明朝稱藩納貢。

    明永樂年間一下增加了四十多個藩屬國,后來總數達到一百四十多個國家。

    第三就是明朝奉行厚往薄來的外交政策。

    歷史上中國皇帝一直對萬國來朝很著迷,對外國的政策是“王者不治夷狄,來者不拒,去者不追”。

    特別是明朝,作為平民出身的朱元璋,太想體現自己的文治武功,為了滿足這種華而不實的面子工程,大力推行厚往薄來的外交政策。

    但凡有來朝進貢的使者,從踏入中國土地那一刻,由各地好吃好喝招待送入京城,被皇帝召見后根據進貢的東西至少雙倍價值給予賞賜。

    進貢的使團把收到的賞賜回去一倒賣,少說就是好幾倍的利潤。

    有這么好的事,那些所謂的蠻夷自然不會錯過,于是要來中國進貢的小國越來越多,使團的規模越來越大,原來每兩三年來朝貢一次,現在紛紛要求一年一次甚至多次。

    到了明朝萬歷年間,有大臣們發現這樣下去國內財力實在受不了,于是上奏皇帝下旨規定沒事別隨便來朝貢,而且規定每次使團的規模人數也有限制。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义乌市| 徐州市| 宽甸| 道孚县| 柘城县| 鄂伦春自治旗| 怀远县| 贵州省| 兰西县| 嘉禾县| 长宁县| 习水县| 工布江达县| 宜丰县| 上虞市| 阜南县| 铁力市| 定南县| 北宁市| 瑞安市| 闵行区| 呼和浩特市| 云霄县| 方山县| 乌恰县| 东兰县| 白河县| 巧家县| 靖边县| 湟中县| 阳新县| 饶平县| 嘉义县| 苗栗县| 子长县| 乃东县| 临江市| 讷河市| 米易县| 安丘市| 怀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