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玻璃熔爐里火紅粘稠的玻璃液被取了出來,放在模具中壓制成了平板玻璃,成型之后在放回火窯之中退火,平衡應力,防止爆裂,最后靜待冷卻。 “恭喜太子爺,賀喜太子爺,成了!” 谷大用看著制作出來的平板玻璃,驚喜的向太子道喜! 朱厚照撫摸著晶瑩剔透的玻璃,感受著指尖傳來的絲絲冰涼。 工廠終于能正式生產了,不枉費自己和眾人花費了這么多的心思。 “谷大用,知道第一批的玻璃要干什么用吧?” “回太子爺,第一批玻璃先供應大棚所需。” 之前朱厚照曾囑咐過谷大用,要建一批大棚,并雇傭了一批擅長暖房種植的農夫,朱厚照整理了《大棚蔬菜栽培實用技術》的知識,提前培訓好了。 負責建造大棚的匠人早就按這位年輕東家的要求,打造好了奇怪的暖房,但是卻沒有屋頂。 據那個年輕的東家所說以后會用玻璃覆蓋。 今天見到了這玻璃之后,工匠震驚無比,這像是薄冰一樣的東西看起來就是珍貴之物,用玻璃做暖房的瓦也太奢侈了吧,有錢人的世界真是難以理解。 不光匠人理解不了,在場的劉瑾,張永,谷大用也理解不了,這玻璃再加工一下做成鏡子,一面少說就是一萬兩。 不,不止一萬兩,之前在拍賣會上賣的鏡子才多大啊,現在有專門的玻璃熔爐,制作的整塊兒玻璃比人都高,這么大的玻璃制成鏡子,得多少兩銀子一塊兒啊。 而且太子爺還不是造了一個暖房,整整造了十個,每個暖房都有一分地,十個暖房大概就是一畝地。 要在一畝地上鋪滿玻璃,劉瑾他們看著都心疼。 朱厚照不管他們的想法,用玻璃賺錢是早晚的事兒,培育土豆和玉米,這是天大要緊的事兒。 自從上次出宮回來之后,朱厚照就找了幾個有經驗的老農學習農業知識,給土豆育芽,劉瑾雖然奇怪太子爺的愛好,但是總比出宮去浪要強。 眼看著一個暖房建好,朱厚照帶著幾個老農就開始在暖房里開始研究怎么種土豆。 朱厚照親自動手刨土挖坑,劉瑾等人哪能讓太子干這種粗活啊,上去要勸卻被一腳踢開。 劉瑾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太子非要干,自己也不能閑著,想上去幫忙,被太子呵斥,這幾個家伙伺候人還行,干農活就是添亂,被朱厚照嫌棄了。 其實朱厚照自己干的也是一般,但是自己表示出自己的態度。 我,朱厚照,大明太子,對這個大棚里的東西有多重視要讓你們知道。 有了高產又適應性極強的土豆和玉米,大明朝的百姓不至于挨餓了吧,要讓父皇知道自己說的人人吃飽飯并不是自己說的大話。 天色漸晚的時候,朱厚照帶著玻璃工廠試制的樣品回到了東宮,打算給弘治一個驚喜。 乾清宮里弘治正看著三位重臣唇槍舌戰。 戶部尚書韓文,兵部尚書劉大夏,禮部尚書張升爭吵了半個時辰了。 弘治聽得頭都大了,這時候有人來報,太子殿下來請安了。 弘治心說讓太子殿下來參與一下政事也好,便讓太子也進來旁聽。 朱厚照進來的時候,幾位大人吵得正兇,也沒注意到太子殿下進來了,可能注意到了,也當沒看見,正吵架呢,哪有功夫給太子行禮,此時萬萬不能輸了氣勢。 弘治見太子進來了,示意免禮,讓大太監蕭敬給太子搬了個錦墩。 朱厚照明白弘治在忙,在錦墩坐好,聽幾位朝中大佬吵架,啊不是,是議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