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華青從教室離開后,徑直來到了某位教授的辦公室中。 這一位教授正是生物系課程的老教授,也正是由他來主要擔任生物系的必修課程之一。 “孫教授,有時間嗎?” 劉華青一走進辦公室,看見孫教授正在埋頭寫著什么,于是便主動的打招呼。 “啊,是小劉啊,有什么事嗎?”孫教授一抬頭見劉華清向自己這邊走來,便熱情地招呼著。 “就是想向您老取取經,看看怎么帶這幫新生,聽說您老當年也當過一段時間的輔導員,加上您老教了這么多年書,肯定有不少值得學習的經驗。” “呵呵,哪有什么經啊,不過我也正好想和你聊聊呢,快過來坐。” 孫教授一邊讓著座,一邊向劉華青問道:“這第一天接觸新生,有什么感覺啊?有沒有壓力?” “今天對這批孩子第一印象不錯,但就不知我有沒有能力把他們帶好。”劉華青猶豫片刻,道。 她想起了一部分同學不太愛搭理人的態度,雖然天才學生各有各的小怪癖,這一點她理解,可是如果連正常的人際交往都有問題,那事情就嚴重了。 雖然不一定就是社恐,但及時發現s即使了解和解決,好過一直拖著任由事態發展,走向不可挽回的地步。 “主要是有一些同學,我覺得他們好像不是很在意在學校交朋友這種事情。我覺得這樣不好,人都是群居生物,一旦離群或是太過孤僻,這漫長四年的大學生活就會給他們帶來創傷性的記憶,在踏入社會后,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去愈合這種傷口。” 劉華青情不自禁地把在自己心中的想法都說了出來。 孫教授愣了一下,隨即老臉綻放笑容,目光帶著贊許,表揚道:“開學的第一天你就能留意到這些,并且想要知道如何幫助學生們解決這個問題,看來我推薦的沒有錯,你是一個好老師。” “孫教授,我現在都有些后悔來北大了,這些學生自打我第一眼瞧見就感覺和以前教過的學生不一樣,這個輔導員的工作我都還不知道能不能當得好呢。”劉華青無奈的說道。 孫教授哈哈大笑,肯定的說道:“我說的話,一般都挺準的,我看人更準!” “您老別笑了,先說事。” 孫教授這才不笑了,緩緩說道:“關于這一點你大可放心,大學之所以區別與高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生的水平類別。” “能夠考上咱們學校的學生,不說是萬里挑一,那至少也是千里挑一的水準,拔尖者的思維世界以及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方式,總是尋常人難以企及的,這在高中時候難免就會有著會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孤傲感。” “不過,當他們接觸了大學之后就會發現其實在自己身邊有著非常多的同類,他們原本難以被人涉足的思維世界,周圍還是會有那么一些人能夠洞悉和理解,甚至還要更勝一籌。” “同類聚攏效應,這道理你應該學過的。” “每年剛開學,我都有聽說某某同學不合群,孤僻內向不愛說話,但再過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他們很快就能找到相當默契合得來的朋友。” 孫教授以親身經歷告訴劉華青,她所擔憂的這件事完全不是問題。 大學為什么劃分分數線,除了是在更好的聚攏教學資源的同時,如何更加有效培養與凝聚各類學生,這也是精心設計過的事情。 任何圈子都會有競爭性,如果將天才放在平凡人的世界里,大部分天才或許就只能止步于某個有限的高度。 而天才聚群產生競爭力,刺激其中一部分天才激發自身潛能,或許在某些時刻,就能誕生出那么一兩個促進人類文明邁步向前的超級天才。 第(1/3)頁